就在“五一”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达到6.499,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昨天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002元。虽然出现12个基点的回调,但人民币升值趋势依然明显而强劲。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此前公开撰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胀压力。这也被市场解读为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并以此作为抗通胀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胀趋势与汇率走势
世界银行发布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中提到,上调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预测至5%,并预测4月CPI将达到5.4%,与今年3月的历史高度基本持平。从总趋势看,物价指数从去年以来接连攀升。去年一季度CPI上涨2.2%,二季度CPI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今年以来物价指数继续上扬,今年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
如果仔细拆分各月CPI涨幅,可以发现从去年5月份开始,物价真正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去年前4个月,CPI指数始终维持在2.8%以下水平,1月份仅为1.5%。而从5月份开始,CPI涨幅突破3%,并保持一路上升。到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去年全年物价总水平上涨3.3%。这期间,央行从去年1月18日起,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共计上调了6次,并进行了两次加息,以期对逐渐增大的通胀压力产生平抑作用。
无独有偶,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币值也在增长。从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变动数据来看,自去年1月4日开始至去年6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并无太大波动,始终保持在6.828左右的水平。而这期间,两个季度物价总水平始终保持在3%以下。从6月22日起,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6.828,迅速转入升值状态。到去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6227。两季度不到时间内,升值幅度约为3%。与之伴随的则是CPI两季度先后上涨3.5%和4.7%。去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而CPI指数全年累计上涨约为3.3%。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最高点6.6349,到目前的6.5002,继续保持着升值态势。与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波动较大所不同的是,从今年1月5日开始,人民币始终处于稳步升值的通道之中。去年十月,人民币最大回调幅度曾达到400多个基点。而今年,除2月10日至14日和3月7日至9日分别回调超过13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外,其余时间回调均在60个基点左右,但随即便被更大幅度的升值所覆盖。有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1.9%。
再看今年的CPI走势。在等待货币政策效果慢慢释放的过程中,CPI的涨幅并没有停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继1月份、2月份高位连涨之后,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创出32个月以来新高。而这期间,央行又先后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进行了两次加息。
通胀压力实在不小
通胀趋势与汇率走势如此 “步调一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与人民币的主动升值有关。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控制通胀以及通胀预期吗?一般而言,本币升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使得国内商品的价格水平相对降低;与此同时,国内产品价格相对国外同类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出口下降,总供给相对于总需求水平上升,这样也会使得国内物价水平有所下降。但关键问题是,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央行收购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国内通胀压力不可小视。数据显示,从2009年年中至今,无论是CPI,或是扣除食品价格的核心CPI,都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不仅如此,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增加:2010年年中至今,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涨幅近5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与玉米1个月期货涨幅分别为40%与75%,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涨幅为51%。而目前,北非、中东动荡的局势,更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
为抑制通胀,货币政策频频出击,但作为常规手段,越是操作频繁,后市空间也越小。像存款准备金率去年以来已连续10次上调,并已达到20.5%的历史新高;央行发行票据进行对冲操作,又面临短期内大量央票到期的局面,后市流动性压力不小;加息工具前不久也用了,但加息又将加重企业融资成本,对经济的全面复苏和企业成长,会带来另一种考验。因此,从调控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许也能作为政策“组合拳”中的一种,特别是对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有一定作用。
知名投行摩根大通预测,5%左右的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境内广义货币供应量下降6.4%,这将从很大程度上遏制通胀上升的动力。而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创出新高的主动性特征已经较为明显。
胡晓炼表示,需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升值是把“双刃剑”
不过,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也有不少专家持否定态度。无论被动升值还是主动升值,在市场升值预期存在一定空间的情况下,都会吸引国际资金尤其是热钱流入中国境内,从而使得资本项目顺差增加,结果反而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如此一来,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会产生“抱薪救火”的效果。这,显然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外汇储备余额已占全球外储的三分之一。同时,外汇储备从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到突破3万亿美元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成为政府的一大难题。
尽管如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未来一段时间升值预期不改。中金公司就预测,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仍将升值5%-7%。招商银行资金交易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认为,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至少应该能达到5%”。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近期虽然下调了其对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估,但也维持在4%-5%。
鲁政委认为,人民币升值已经走到边界上,每一次升值,都是突破过去的新高。站在波段角度,任何市场在一段快速的上涨之后,会缓一缓,然后继续向上。就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幅度会放缓。因为今年2月份我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贸易逆差,海关统计显示,当月我国出口9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进口1040.4亿美元,增长19.4%;贸易逆差高达73亿美元,成为7年来单月逆差最大的一个月。虽然3月份又再度回归顺差,但整个一季度逆差已基本成定局。从2011年全年来看,贸易顺差减小,也会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趋势下,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有所缓解。
《2011年第一季度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分析》认为,欧美加息预期将使前期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逐步向发达国家回流,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趋势将会有所缓解。而在国内,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速回落,时隔11个月再次出现贸易逆差,2011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空间相对有限。但是基于当前抑制总需求、管理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考虑,其升值幅度可能会大于2010年。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教授认为,二季度我国CPI同比可能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相对价格指数上升将引起实际有效汇率上升,预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在1%-2%。(记者张小乐 蒋娅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