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仍将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控制通胀已经出现积极变化。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落。与此相联系的市场现象是,近期国内基本金属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原因之一就是央行采取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变了人们的预期。
在通胀预期强烈时,市场对资源的需求不仅包括正常的消费需求,许多资源还被当作投资品囤积起来,使得供应更为短缺,加剧价格上涨。然而,随着通胀预期的减弱,原本“短缺”的资源会突然增加,在流通领域积淀的存货会重新释放。相反,需求却不会随通胀预期降低而急于扩大。
相同的市场演变发生在蔬菜、水果价格上。一轮蔬菜、水果价格的“泡沫”泛起于秋风飒爽之际,破灭于夏日将至之时。以苹果为例,一度被炒至“天价”,如今遭遇“倒春寒”。五月初夏,在苹果主产区山东省胶东半岛,许多经销商去年高价收来的苹果仍积压在冷库,出库价已低于收购价。
基本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蔬菜、水果价格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前者的变化周期更长一些罢了。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直被认为是输入型通胀的主要动力,现在看来这方面的情况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变。
另外,房地产存货也呈现大幅增加的状况。在楼市进一步收紧政策影响下,开发商迫于存货、市场和资金压力而降价促销,目前看来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这对控制通胀也是有利的。(晓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