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防“菜贱伤农”保险机制应先行

2011年05月10日 07:2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场“菜贱伤农”的风波正在蔓延。

  在北京某个蔬菜集散中心,成堆的油菜散乱地堆在市场的摊位上,摊主偶尔吆喝上一句:“油菜5分钱一斤”。不到现场,很难相信蔬菜已经如此便宜,可是记者在一旁驻足半响,却未见有人上前去购买。

  值得关注的是,蔬菜价格贱卖现象并不只是北京,河北、河南、浙江、山东、广州等地均出现了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现象。

  为了防止“菜贱伤农”现象愈演愈烈?商务部日前紧急下发通知,要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成本,缓解蔬菜“卖难”问题。农业部也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与措施,使菜民的损失不至于进一步扩大。

  尽管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应急措施”挽救这次危机毕竟是短期手段,既不能解决下一次“菜贱”危机,也不能在蔬菜价格淡季使菜农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业内专家呼吁,在“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无法解开之时,建立长效保障救助机制显然更有意义。

  这一点,似乎也得到了监管层的共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在提出缓解少数蔬菜品种出现“卖难”问题的措施时提出:“一是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二是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项措施——“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推动菜农投保,引导蔬菜生产流通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防止‘菜贱伤农’。”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推动菜农投保,将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保险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平抑了菜价,又减少了菜农损失,也统筹兼顾了市民和菜农利益,有效缓解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矛盾。

  同时,专家还指出,引入保险机制还能引导蔬菜生产流通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让菜农和市民在面对大跌大涨的菜价时,不再“受伤”。

  引入保险机制来防止“菜贱伤农”几乎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上,无疑是对保险行业提出新的挑战。

  一般来说,农民生产主要面对三大风险,分别是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其中,农户最担心的是市场风险。业内人士分析,以往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一旦遇到自然风险,一般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救助。然而,由于市场风险导致的“菜贱伤农”情况却屡见不鲜,因此,市场风险是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担心的。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亟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价格风险管理体系或价格风险保障体系。

  那么,如何推出蔬菜价格保险?这一举措能否担当起保障农民利益,防止或者减轻“菜贱伤农”的重任呢?

  对此,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保。从保险人的角度而言,适合承保的风险应该满足以下要求:风险发生的概率低、损失程度大;损失发生的概率分布可以精确计算;损失可以确定和计量;有大量独立、同分布的保险标的存在。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农作物保险的保险责任一般包括洪水、干旱、雹灾、火灾等自然灾害,这类风险符合承保条件。

  “但是蔬菜价格的变化不仅面临自然风险,而且面临着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受到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具有不可预期性,一般是保险公司无力承保的风险类型;而市场风险由于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投机资金的炒作,同样不符合大数法则的要求;少数几个蔬菜品种和有限的投保面积也无法保障保险标的独立、同分布性。”业内人士指出。

  在业内专家看来,要推广露地蔬菜保险就要看当地政府的态度,既要鼓励农民投保,并给予一定补贴,又要调动保险公司开展试点的积极性,同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记者 童芬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