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势与经济基本面背道而驰
从理论上看,一国货币的市场表现应当与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正相关。但尽管自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强劲复苏态势,特别是最为敏感的失业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诸多靓丽的数据却并没有形成对美元的强力支撑,美元走势与经济基本面发生了背道而驰的现象。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利差的扩大引发国际资金的套利活动,从而令美元饱受压力。基于对通货膨胀的忧虑,新兴市场国家和欧元区、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提高利率等收紧银根政策,但在这些国家货币政策发生逆转的同时,美联储不仅依然维持0~0.25的最低历史基准利率,而且仍固守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与其他非美货币的息差呈不断扩大趋势。而在美元事实上已经晋升为新的套利交易工具的金融生态中,投资人纷纷借入廉价的美元资金用来投资高息国家的股票、货币和债券等资产,这种套利行为所驱动的美国本土资金外流必然反复构成对美元的压力。
其次,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增加,削弱了美元的避险价值。尽管由于货币政策退出进程的时间差引发了套利资金在美元与主要非美货币之间的再配置,然而,欧美两大经济体逐步重回正轨对国际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的共同提振却是显然易见的。
美国基准股指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走高便是最好的佐证。
另外,反映市场避险情绪的VIX指数(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近期创出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低也是有力证据之一。作为传统的避险货币,美元在当前自然缺乏吸引力。
再次,美国财政赤字问题成为了压制美元的重压力量。从长期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对美元的压制作用实际上一直存在。历史数据显示,除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外,其他时段内特别是1987年之后,美元指数的总体走势与美国的财政赤字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标准普尔公司日前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前景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是标普自70年前开始对美国主权信用进行评级以来首次将其前景评级从“稳定”降至“负面”,其对美元构成的打击可想而知。
分析人士称,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投资者对于美元的价值判断不断受到侵蚀,高企的债务也对美元债务的安全性、甚至美元国际地位的可持续性提出了质疑。
市场对美元地位的这种担忧无疑将成为美元走弱的长期因素之一。
必须指出的是,从战略设计的角度考虑,美元的贬值也是美国政府乐见其成的一件事情。美元贬值彰显出的是美国政府对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运用的策略与战略性技巧。
除了通过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进而拉动国内就业外,美国还可以借助于美元的缩水在向外输出通货膨胀的同时达到撇除债务的目的。
资料表明,目前美国累积债务已经达到了14万亿美元,逼近其GDP的95%。一般而言,解决债务危机的正常途径是增收节支,实现财政盈余。然而,按照美国目前庞大的财政缺口,需要其财政调整幅度达到美国GDP的14%,这就意味着美国目前的所有税率都要翻番,而这显然是天方夜谭。
在通过财政增收途经自我消化债务这条路被封死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只能将大量印刷钞票作为还债的最重要手段。
有美国学者测算,美国只要保持4年6%的通货膨胀水平,美国现有的政府债务率就能从目前90%以上的状态降到2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