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增大 产品涨价受限
尽管最新公布的4月份PPI同比涨幅从上月的7.3%降到这个月的6.8%,但PPI环比仍处持续上涨的态势。而上月PMI数据显示,在强大的紧缩压力下,企业生产略有下降,库存与就业等数据显示制造企业正处于徘徊阶段。
一方面,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国际油价仍在高位震荡,我国制造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发改委频频“约谈”企业,不少企业为转嫁成本压力仍在想尽各种办法。
食品饮料业
变着戏法转嫁成本
在CPI上涨的过程中,不少食品饮料企业展示了其成本转嫁能力。而相关上市公司一季报统计显示,这些公司的净利润仍达到53亿元。
记者昨天在广州市面发现,600毫升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仍在超市架上销售,生产日期都比较新,显示为4月底出厂。不过,饮料包装变小似成趋势。原叶茶饮料、纯果乐果汁饮料、昆仑山矿泉水、屈臣氏蒸馏水等也纷纷推出了小包装产品。
可口可乐在华联系人表示,这次一些城市推出的500毫升包装,是综合考量市场上各方面因素而谨慎做出的。
可口可乐在广东的装瓶厂太古透露,去年含汽饮料销量跌5%,内地业务利润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成本(尤其是糖)大幅上升。
记者还了解到,百事可乐也正着手推出500毫升的可乐。百事表示,“这一举措与消费者单次饮用量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一致。”
成本上涨不改业绩增长
到底原料压力对食品企业影响多少?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翻查一季报,食品制造业公司今年前3个月合共录得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1%,这也是除2009年外第二低的增长速度。
虽然食品企业总在埋怨综合成本上涨,但行业并没因此出现赤字,相反一季度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合共赚了净利润53亿元,不过是增速下降而已,显示“借成本”的能力很不俗。这也解释了为何近期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屡屡呼吁企业在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应该维持价格稳定。
记者留意到,曾经被发改委约谈的白酒业在CPI走高的情况下赚钱能力不减反增,这主要是白酒前期一直大打“量升价涨”牌的结果。乳业的情况也不差。虽然去年遭遇原料奶涨价,但乳业股的业绩在一季度开始“转暖”,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高出了2010年同期的水平。 (刘俊)
物流行业
成本增加直接推高PPI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仁洪昨天向本报记者表示,影响工业品的价格主要是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而前者的变化往往比较缓慢,因为采购的原料一般都有周期性,但物流成本的变化则是直接的。“影响物流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就是燃料的涨价、人工成本的增加和过路费等。”马仁洪说。
马仁洪表示,我国的物流成本在全世界最高,占整个商品成本的17%~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多。这是因为我国的收费公路全世界最多,目前过路过桥费已占到运输成本的20%~30%。
运费涨会传导给下游商品
物流牵着生活和生产两头。从原材料采购一直到终端市场都离不开物流。马仁洪表示,“物流价格的上涨势必影响终端消费品的价格。”
更让人担忧的是,PPI上涨将影响企业利润。因为物流成本的上涨向下游转移比较容易,但工业制造业却很难向下转移。“企业不会做亏本生意,利润下降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产品生产的偷工减料。”一位业内专家说。 “如果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则对维持物价稳定有明显作用。”马洪仁说。
从汽车企业来说,成本往往受到多项上游原料输入性通胀的影响,成本压力自然也大。不过由于年内汽车销售前景不理想,汽车业转嫁成本压力的“招数”并不太多。 (记者黄佩)
汽车业
成本压力难有大改善
汽车的上游原料众多,涵盖了钢材、塑料、动力总成、轮胎、玻璃、电子等零部件行业。
记者留意到,虽然汽车原料成本上涨明显,但随着汽车销量4月份出现27个月来首次负增长,汽车企业却不敢轻易提价。
长江证券分析师认为,在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胀等多重压力下,去年下半年来汽车原材料如钢材、橡胶等成本不断上升,在需求无法大规模释放时,利润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对多数汽车企业来说,为降低原材料价格风险采取了分散供应商、签订长年供应合同等措施,同时和更多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合作都是抵御原料涨价的普遍做法,不过其议价能力往往和销量有关。
长江证券认为,由于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二季度难以大幅改善,汽车的销量增速也难以大幅提升,汽车股向上的空间将比较有限。 (文、表 记者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