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1年05月13日 09:2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评论: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遭遇内需不强、效率提高赶不上成本提高、创新不足等问题困扰

  中国市场化改革30多年,商品的市场化基本完成了,但是要素市场化远远没有完成。市场建设的秩序、竞争的公正性亟待完善和提高

  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从中等收入向中上等收入转变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是什么?即现在流行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拉美一些国家经过高速发展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之后,面对新问题,特别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穿越不过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需求疲软,特别是内需疲软,内需疲软导致过度依赖外需。

  第二个原因就是能源、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这时效率提高如果赶不上成本提高,就会陷入低效益增长,同时,通货膨胀变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高通胀的同时经济衰退。

  第三个原因就是创新力弱,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弱使内需不足,难以发现新的投资机会,难以有创新产业和新产品开发,从而使有效投资的机会不足。制度创新不足使市场化竞争严重迟缓,形成越是稀缺的资源,越不是市场控制。稀缺性资源不是按照效益指标分配,一定会导致低效率。大量低效率高增长的泡沫必定酿成社会不公、经济泡沫。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需求不足、成本提高、创新力不够,这三方面原因不同程度在我国存在,甚至有的还比较突出。能不能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重中之重就是创新。在经济体制方面,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加快市场化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秩序。这个过程当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培育的重要方面。

  中国市场化改革30多年,商品的市场化基本完成了,但是要素市场化远远没有完成。市场作用空间拓展比较宽,但是市场建设的秩序、竞争的公正性亟待完善和提高。

  市场化面临一系列新的历史特点。发展民营经济,创造微观活力,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创造性,为他们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竞争的空间,这是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罗 彦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