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篮子”要有新“提梁”,转变发展方式是迫切任务
记者:那么,新的“菜篮子”要安装哪些“新提梁”呢?
陈晓华:一是突出统筹推进的思路。统筹销区与产区利益,既考虑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关注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统筹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二是明确了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如何发展,功能定位过去一直没有明确。一些郊区甚至能“种楼”的,就不种菜。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明确了郊区农业发展的定位,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菜篮子”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
三是突出了转变“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夯实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要求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园艺产品、畜禽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生产。指导农户建立生产档案,并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记者:人们对“放心菜”的要求的确越来越高。通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产品质量安全将得到哪些机制保障?
陈晓华:治本之策是标准化生产。首先,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重点制定农兽药残留、污染物限量安全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建立完善涵盖“菜篮子”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其次,加快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第三,探索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国家级“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平台,鼓励地方建立各省质量追溯信息中心,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质量安全信息采集系统,目标是: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身份证明。
3亿从业人员将受益政策扶持,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网络
记者:农民将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中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陈晓华:目前,“菜篮子”初级产品种类很多,产值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已达65%,农民销售“菜篮子”产品的收入占农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5%,“菜篮子”产业从业人数高达3亿左右,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一方面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国家将在大中城市郊区和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优势产区,支持建设一批设施化、集约化“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既支持生产基地的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提高采后初加工水平,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又支持大中城市改造销地批发市场。鼓励农贸市场与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和生产基地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农超对接”。
记者:“菜篮子”产业暴露出来的突出矛盾,除了产销衔接问题,还有信息服务。这方面有什么新办法?
陈晓华:尽快建立覆盖产销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体系,是当务之急。农业部将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网络,及时掌握200个基点县、20个主要蔬菜品种的面积、产量、上市档期、产地价格等信息,全面调度100个重点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格、交易量等流通信息。建立月度产销情况调度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走势,加强信息发布,主动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促进跨区域有序流通。
记者:近年来,“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的声音此起彼伏。今天,统筹兼顾农民增收与市民生活,关键解决哪些突出矛盾?
陈晓华:“菜篮子”问题,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两头都是大民生。
农村要解决生产组织化问题。要通过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菜篮子”产销组织化程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订单生产。
城市要建立低收入人群临时救济机制。农业生产需要有较长的周期,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下降,恢复生产扩大供应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期“菜篮子”产品供应偏紧、价格过高时,可对低收入人群实行临时救助,缓解生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