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就在当天央行还重启了暂停5个月之久的3年期央票发行。
即使之前有所预料,但作为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的两大货币工具,央行在同一天同时启动,还是令市场感到意外。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准备金率以及重启3年期央票,体现出决策层奋力应对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坚定决心。
抑制通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两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在经济快速企稳回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凝聚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由于向市场释放了大量货币,金融危机之后的两年时间,货币供应量增速曾一度攀升至30%的高位。
过多的资金盘桓于市场上方,必然会带来商品市场产品价格的高企,引发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形成。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便不断创出近年新高,4月份CPI同比增长5.3%,较上月5.4%的增长水平虽有所回落,但仍旧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判断未来的物价形势时表示,“虽然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后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4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增速出现回落的时间节点上,选择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体现出决策层应对通胀压力的决心。”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通胀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预计未来几个月物价走势还会保持高位,此时央行有必要进一步保持调控力度,巩固成果。
回收流动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两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动用,也凸显出当前流动性过剩压力较大的现实。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突破了100亿美元,达114.3亿美元。顺差的增加无疑将带来央行外汇占款的增加,进而加大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数量。此外,4、5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均超过5000亿元,亦将为市场流动性过剩局面推波助澜。
此外,还有诸多的外部因素预示着市场流动性过大。近年来,热钱大量涌入新兴经济体。由于西方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热钱进入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常态。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将是一个长期现象。
“无论是从贸易顺差、热钱等外部因素看,还是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等内部因素看,市场流动性过剩压力都比较大。”庄健认为。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认为,央行一再上调准备金率是为了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目前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只要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央行就要投放人民币,造成市场流动性继续上升。”
银行资金流动性持续紧缩
此次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亿元。调整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高位,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7.5%的水平。因银行资金紧俏,不少股份制银行正陆续从风险系数最低而收益有限的按揭市场退出,转向利润与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一把双刃剑,在控制流动性、对抗通胀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可用放贷资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专家认为,企业要着力开拓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新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因融资不畅可能导致的经营困难。
“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中,准备金率的上调都是一剂猛药。”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分析师赵庆明认为,决策层在更好地把握政策节奏、控制调控力度的同时,还应启动财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对于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高位,未来货币政策是否继续趋紧,市场意见分化比较明显:一种观点认为,随着货币供应量增速、工业增加值以及进口增速的高位回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开始凸显出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应适当放缓;另一种观点认为,前期准备金率的连续提升,其实只是在对过多流动性进行对冲而已,并非是在从经济体系中向外抽血,当前流动性充裕的格局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记者 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