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小人书记忆渐行渐远 连环画收藏市场火爆

2011年05月16日 13:33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人书记忆渐行渐远连环画收藏市场火爆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些不同题材的连环画能唤起你的回忆吗?

  看着一本本日本漫画书籍摆满大街小巷时,有谁想到过,咱们的连环画当年也是这么受欢迎。前日上午,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西安市收藏协会联合主办的“西安第二届全国连环画交流展览会”开幕,深受广大连环画迷和热心读者的追捧。而关于连环画这门传统绘画艺术在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也受到密切关注:连环画该何去何从?

  历经曲折的连环画

  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多用白描的形式采用一图一文的创作手法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据考证,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画像砖上,后来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题材大都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现实生活作为脚本,俗称“小人书”。

  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成熟期,开始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国家大事还有一些古典名著为重点表现内容,深得人们喜爱。上世纪6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小人书”遭到查禁。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小人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故事内容开始出现了现代题材的作品,多种艺术形式的呈现造就了这门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极端时代。因为版画、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大胆交叉,有人称之为连环画的百花齐放期,也有人评价由于这段时期的创作形式里传统的白描艺术已不再是主流。到90年代开始,连环画在出版方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其收藏价值得到普遍认可。

  是缺乏创意还是缺少尊重

  谈到如今连环画创作画家年龄出现断层现象,作为中年连环画作者代表的李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遍的年轻画家缺乏原创精神,故事性太弱。只是一味的临摹,仅仅是在千古流传的名著经典里打转。可如果要临摹一些畅销作品比如金庸的武侠、都梁的《亮剑》这种既有口碑又有市场的作品,又很大程度上牵扯版权、发行方面的困难。这对于青年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而对此看法,有近半个世纪连环画创作经验的赵明钧老人表示,“中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瓶颈不在创作力,而是大众对于连环画及连环画作者的认同和尊重上。”连环画想要有自己原创作品是很难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作素材,这几年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也都在致力翻拍经典名著,这没什么不好。”

  他认为,“因为从市场的角度,作品的影响力远远大过作家,但是年轻人想在连环画创作方面展现自己的创意,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不会成为主流。毕竟这种大胆的尝试也许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尊重和认识上,出版社和发行商的价值观是利益大于艺术,这无形中就打击了很多连环画创作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尤其是年轻的画家。画家的地位得不到提升,连环画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

  面临新的历史使命

  现场参观的郑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具有收藏意义的连环画,这些大部分都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现今60多岁的张培增老人看到现场展出的各种连环画后,发出感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种辛苦不赚钱的行业,所以连环画画家出现了年龄断层,真是非常的可惜。”

  谈及连环画以后的发展问题,李鹏和赵明钧两位画家竟有一致的看法,“连环画的鼎盛时期已经不可能再现了,原来连环画作为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唯一形式已经渐渐被电子传媒取代,其身影逐渐被弱化。尤其是现在年轻人喜爱动漫和网络,连环画已经不再成为首选。换句话说,这门传统绘画艺术在一个阶段承担的历史使命已经告一段落。不过在新的时代,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也将迎来另一个使命,就是传承经典。对于今后连环画艺术的发展前景,我们还是很期待的。”

  文/图记者曾世湘 实习生李思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