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所谓文物市场 专家称鱼龙混杂不懂最好不买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最近几年,国内收藏热不断升温,但全民收藏热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那就是你买的究竟是真文物,还是假文物?“古玩市场大多数是现代仿品。” 在资深收藏人士的带领下,记者连续几日走访文昌北路一带的古玩市场发现,如今的古玩交易“陷阱”众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要你能想到的就会有赝品,遍布从低端到高端市场的各个角落,而众多赝品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5月20日下午3点,文昌北路的文昌雅居广场下就热闹起来,一字排开百余档琳琅满目的“古玩墟”里挤满了各色“古董”,古玉、碗碟、花瓶、香炉、牙雕、陶器、紫砂、书画……琳琅满目,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玩家前往淘宝、鉴宝。
古玩收藏中的真品到底有多少?前不久,广州曾举办两次不同层次的民间藏品免费鉴定,专家鉴定的万余藏品大约八成为假,有专家表示,这大致可以反映古玩市场的现状。
古玩街日日有人“走眼”
文昌北路、文昌雅居广场下的古玩市场前身是有数十年历史的古玩“天光墟”。不过现在这个露天古玩市场是堂而皇之地在白天开档,一米多宽的摊档一档紧挨一档,足有百来个摊位,在这里,玩家成功“捡漏”(便宜买到真货)的兴奋以及“走眼”(高价买了赝品)的扼腕懊恼,每天都发生着。
下午两点之后,本来空旷的广场慢慢热闹起来,到三四点,市场就热烈了起来。来这里摆摊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以前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天光墟”,后来固定在文昌雅居的两个广场上,广场上古玩商贩们有其固定的位置,每个格子是一个摊位,大约长1.5米左右,有人专门管理,每个摊位每个月收费200元。
“和田玉”开价三千
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烧友黄伯一星期要来好几次。在一个卖玉器的小摊上,黄伯注意到了一块看起来挺温润的小小玉牌。
“这个什么价?”
“清乾隆和田玉,要是喜欢你开个价。” 听摊主这么一说,黄伯拿起玉,对着光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
“都是从老家收上来,你看这质地!喜欢3800元拿去!”
黄伯起身欲离去。摊贩似乎不愿意放弃,又追着黄伯说了好一阵,最后悻悻而归。“这里的水太深了,十有八九都是假的,你看那玉中间的洞,螺纹都能看得出,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做的。”
记者发现,这个“古玩墟”对面就是源胜玉石工艺街,其实每条小街小巷都有古玩生意!在这里,从大件的青花瓷瓶、绿锈斑斑的青铜器到色彩斑斓的唐三彩,陶瓷、木器、字画、紫砂壶、寿山石等应有尽有。
这里不像一般的集市,商家大都坐着默默观望或者聚在一起打牌娱乐,只有围观者问价时才开口答腔,而且一般是先问客人给什么价。“这是在考你真懂还是新手!”黄伯说,“如果行家,他们一般会说一个比较靠谱的价格,如果是新手,或许会漫天喊价,做成一单是一单。”
怪现象1 北魏石像唐三彩成堆批发
据了解,目前赝品市场渐成气候,从生产到流通环节,无一不存在巨大的灰色链条。
其实初来者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的“文物”。在一家经营古玩的小店,门口竟然公开写着:北魏唐代石像大量批发,店里成堆摆放着风格迥异的石像和斑驳缺损的石雕;沾满灰土的陶塑与泛着绿锈的铜像,似乎都饱经历史风霜。经过询问价格,便宜的数千元,最贵的也不过三四万。不过黄伯提醒说,“不懂就不要买,真货是不会摆出来卖。这样交易就是吸引那些看见喜欢就买的外行,真正的珍贵文物买卖大都是私下熟客交易。”
在一间没有任何门牌号不起眼的小档口,也挂着一个破损的招牌:各种瓷器批发。门口摆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碗碟,有的则是一堆堆摞在一侧,角落里是一盆盆的瓷器碎片,似乎整屋满院全是“文物”。老板是位年轻小伙子,来自河南,他告诉记者,从商代的原始青瓷到中国自古各大窑口的瓷器他都有,但开出的价码着实让人怀疑,一个大约30厘米高的“哥窑”瓶,老板开口说6000元。据了解,真正的“哥窑”全中国就几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