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外SOHO的9号别墅,最引人注目的是东田造型的大字招牌。这里堪称京城时尚标签,不但众多广告、影视剧在此选外景,而且大小明星、时尚达人也常流连于此。
9号别墅二楼,隐藏在这时尚一角,有一家叫做TOUCH的二手奢侈品店。店面只有35平方米,却声名远播。
小店的店主之一,是位很精神的小伙子,他有个响亮的名字,叫雷雨。他一身利落装扮,最平常的状态是坐在电脑前,不停与网上的朋友、客户交流。有人进店,他便会起身,默默地陪着,有问必答,无问不答。他说,想买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需要太多废话。
雷雨说,自己曾经也热衷于奢侈品消费。从品牌控,变成了二手奢侈品经营者,十几年来,正经历了中国奢侈品行业爆棚般增长的岁月,他也加深了对奢侈品的理解。
曾经也是典型冲动一族
年轻人总是更容易被潮流所左右。
早在学生时代,雷雨就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很多“好东西”,但对一个学生来说,奢侈品这个词还太陌生,太遥不可及。“最一开始,肯定是单纯的欣赏。”
参加工作以后,雷雨从事的是医疗设备行业。和很多中国较早接触国外奢侈品的消费者一样,雷雨也有大量因公差出国的机会。
在国外的免税店,那些原本只出现在照片上的平面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尤其是男孩子挚爱的钱包、腰带等等,甚至能感觉到皮革的香味。
“那些在上学时候只能通过杂志看一看的好东西,现在就活生生地摆在自己面前。”雷雨说,当能伸手摸到那些名牌手包的表皮,感受到皮质的纹路时,他那颗年轻的心脏确实怦怦跳个不停。
在自己的账户积攒了一定数额后,雷雨在一次出公差时,下定决心买下了自己第一个名牌包。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雷雨已经想不起来那具体是件什么样的手包。初试身手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雷雨都沉浸在“冲动性消费”带来的刺激和快感当中。
“那时候吧,总是想着,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步,可以奖励一下自己,结果,后来发现,奖励自己的理由,或者说借口太多太多了。”
2000年左右,是雷雨购买奢侈品最冲动的时段。那时候,包括北京在内,很多中国的大城市都还很少能看见奢侈品品牌店。雷雨除了自己出差的时候买,还时常找朋友帮自己在国外带。
大约在2003年左右,雷雨发现,自己所购买的奢侈品,已经超出了实用的范畴,越来越多的东西,看上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雷雨的尴尬,也在朋友圈内相当广泛地存在着。“大家在交流过程中,都有类似感觉,自己手里的那些闲置品,怎么处理啊?”
后来,随着奢侈品消费圈子越扩越大,雷雨也听到了更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国外已经成型的二手奢侈品业。
在长时间的筹备后,大约3年前,雷雨和几位好友合资,在建外SOHO9号别墅,开了这么一家小店。
以销售二手奢侈品为生,这在当时的中国内地,雷雨还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父母一开始是有些不理解的,首先,他们就不觉得这些奢侈品值钱;其次,二手的,难道还有人去花不菲的价钱去买旧东西吗?”
但现在,雷雨的这个TOUCH小店,已经运转得很红火,靠二手奢侈品寄售养活自己,并不是奢望。
辨别真假全靠火眼金睛
雷雨能涉足二手奢侈品业,与他此前大规模的“冲动型购物”有密切关系。“阅包无数”的他,已经练就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而这是开一间二手奢侈品店的必备条件。
一般情况下,物主会拿着自己的奢侈品,连同购物发票等等相关票据。但有些东西,由于年代稍有些久远,或者物主粗心大意,票据并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店主的辨别能力就非常关键。
雷雨很自信地告诉记者,他还没有被骗过,“基本上,用手摸一摸,仔细看看,就能分出真假。”
而润物寄卖的吕润物,向记者透露,她曾经遇到过票据完整,但是奢侈品却属于仿制品的情况。
据了解,在中国内地,还没有专业的奢侈品鉴定标准和权威机构。奢侈品的真伪,全凭个人经验。据悉,中国内地相关的奢侈品鉴定标准正在制订当中,今后进行二手奢侈品交易,将有更权威的鉴定方式。
在收到寄售奢侈品后,雷雨一般会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一些衣物,因为接触皮肤,所以必须对消费者负责。”
除了消毒,雷雨表示自己不会对奢侈品进行翻新等处理。
“这就相当于二手车交易,我如果把行程表的公里数清零,那不相当于欺骗消费者吗?”雷雨觉得,这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二手奢侈品,依照不同的保存质量、新旧程度,自然会有一个合理的价位。翻新,虽然看起来更光鲜,在业内并不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