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起来的中国,肯定能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能否成为一个慈善大国呢?这不仅需要更多的真善,更期待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
就在高调慈善引发争议时,5月5日,“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北京揭牌成立,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向基金会捐赠了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市值35.49亿元人民币。由此,中国基金会出现了新的资金注入方式,即用股权代替真金白银。
一个对中国慈善事业足以产生制度性影响的事件,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发生了。
在此前揭晓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上,曹德旺曾因个人捐款逾10亿元,名列榜首,被封为2010年度“中国首善”。
对于职业,曹德旺的认同是企业家。他曾说:“我不认为我是慈善家,我认为我是将自己在马路边捡的东西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佛教说的共享。”
当然,曹德旺“名动”慈善界,并非只因捐股举动和首善名号。此前,他因为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一笔附带有“对赌协议”的慈善捐款,而获得“最苛刻的慈善家”称号。
2010年,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向西南5省市旱灾区贫困农户捐赠2亿元善款,并以“写入合同”的方式提出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必须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以每户2000元的标准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管理费不超过3%,并且善款“不能发给当官的,不能给有钱的”,差错率不得超过1%,否则按超出部分的30倍进行赔偿,最高赔偿额不超过600万元。
首次碰到“苛刻”,中国扶贫基金会异常重视,最后的执行结果也被证明符合协议要求。
管理费过高,这是中国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之一,另一问题就是信息不透明。曹德旺的“对赌协议”恰好直指这两大弊端。由此可见,作为企业家的曹德旺,在做慈善时,也没有忘记用“绩效管理”这个管理企业的手段来保证善款专用。
经济发展了,中国慈善事业也获得稳步发展。2010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达到700亿元,在单笔过亿的捐赠当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了一半,与国企旗鼓相当。有理由期待,如果曹德旺式的慈善方式越来越普遍,中国的慈善事业就会更加健康。
其实,在动辄就与国际接轨的当下,中国慈善事业更应该与国际接轨。向基金会捐股份并非曹德旺首创。比如,盖茨向盖茨基金会捐赠的就是股份。而慈善机构的管理和营运,更有很多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
5月9日,国际发展及人道援助机构乐施会在北京召开地震灾害救援及重建经验分享会,会上发布报告显示,乐施会在汶川地震灾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投入救援和重建资金1.22亿港元,援助了172个灾后贫困社区。
据乐施会有关人员介绍,在发放物资的过程中,乐施会优先照顾被忽略或获得外部支援较少的人群;在重建策略决定上,不参与容易得到政府及外界支持的民房和学校重建,重点放在修复和重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整个过程中,乐施会既注重与当地政府及NGO合作,又强调参与式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即与合作伙伴深入灾区,收集信息,确定资金投入地之后,具体到做什么项目时,则由当地民众讨论决定。就这样,在实施救助项目的同时,还发动和教育村民参与自我管理。
分享会上还透露,玉树地震发生后,乐施会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把帐篷送入灾区,是因为他们把在汶川灾后重建中回收的帐篷消毒后再次使用,不仅节约时间,还节省了资金。发放500多顶帐篷,仅花了3万元运费。
不论是施粥还是发钱,也不论是“输血”还是“造血”,富起来的中国,肯定能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能否成为一个慈善大国呢?这不仅需要更多的真善,更期待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记者 杨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