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市民纷纷想尽办法盘活手中的钱,“钱多一点的去买房子,等着升值,少一些的就去买基金。”在市区某家银行的贵宾室,一名退休的老太太很有经验地说着其亲朋好友盘活钱的常用“伎俩”。这位老人的话语道出了目前市民在物价高涨的环境下“钱生钱”的办法。至少,不能让手头的钱继续“贬值”下去。
而在这场“钱生钱”的大战中,理财产品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
理财产品发行量:三个月抵半年
在CPI进入“5”时代,市民开始寻找“钱”保值甚至是增值的多种途径。用某市民沈女士的话来说,“年轻的时候,一有钱就往银行里放,现在却不敢放银行,怕贬值掉价,还是把钱盘活起来更实际。”
其实,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CPI水平一路领先,不少市民和沈女士的想法一样,放弃了把存款放在银行的打算,要么买房等升值,要么进行短期理财投资,而后者对于手头上有一定小钱的市民而言,其可操作性更强。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个人金融资产比较大的客户可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如可以配置一些私募股权类的投资产品,这类产品相对公募基金而言绝对收益更高。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一般情况下,一季度属于发行淡季,但有统计显示,今年前3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达到了3691只,同比增加1777只,增幅达107.71%;发行规模约计4.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2.92万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以上。自去年11月起,理财产品每月的发行数量都维持在1000只以上,今年3月份突破1300只,发行进入快车道。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同去年同期1.25万亿的规模相比,今年的规模让人吃惊。据其分析,理财产品的火爆,固然与信贷规模收紧、银行发力中间业务有关,但从需求来看,负利率的资金环境,迫使市民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
理财产品风险:相对稳健 也会亏本
记者发现,尽管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颇受欢迎,但其门槛也明显提高,资金量的增加也能带来高额的年收益率。据悉,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一般购买起点为5万元—10万元。而今年,起点20万元、50万元甚至100万元的产品不在少数,甚至部分银行还有起点500万元的产品面向公众推出。以商业性银行为例,光大银行发售的半年期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购买起点5万元的收益率为4.1%,如果购买起点达到100万元以上,收益率则为4.4%;民生银行一款1年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7%,但100万元起售。
另外,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也推出100万元起售的,期限为1.5年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高达8%至9.5%,而另一款300万元起售的期限为2年的理财产品,年预期收益率高达10.5%至12%。
市区一名银行理财师透露,购买理财产品对资金比较大的投资者相对划算,而对于闲置资金较少的人来说,这笔账算起来有点尴尬。有些客户为了获得高收益,会与朋友一起“合股”,将钱拼凑到某个数额后再去投资理财产品。到时候再分利时,拼凑的人数越多,每个人所获利就越少。另外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要想买到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可关注月末、季度末的时间点。这是因为银行在月末或季度末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沉淀银行,往往会抬高收益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