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是平价的秘密
东莞市供销社市场信息科负责人曾表示,东莞平价商店之所以迟迟未开,问题主要有两个:选址和供应。
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平价商店终于建了起来。
平价商店所需的经营场地面积比较大,但在莞城等人流量大的路段,已没有空铺位“好的地段,转手费都太高”,供销社现在能利用的条件十分有限。
在供应方面,由于东莞是工业城市,本地蔬菜基地不多,农户也少,很多镇街的平价商店可能会选择来自供销系统的博罗、增城等的蔬菜基地供应,他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一些功夫。
而供应正是商店能够平价的秘密。
李朝明说,这个被叫做“农超对接”的平价商店供应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超市+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户”,二是“超市+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三是“超市+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无论哪种模式,核心思路都是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降低农副产品销售价格。
一般的大超市生鲜采购有三到四个环节,菜贩在田里收,然后拿到批发市场,再转卖给其他商家,最后再到商场。平价商店通过“农超对接”,直接实现从生产商到销售商的直联,至少节约流通成本30%。
东莞市新供销愉康商贸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流通成本的降低既让利于民,也让利于农,是一个非常好的经营模式。
蔬菜价格比较便宜
在4家平价商店揭牌前,茶山的茶园商场是东莞首个平价商店试点单位。该商场所售的生菜为0.58元/斤,土豆为1.8元/斤,比周边场所的价格都便宜了不少。
在广州一些平价商店,1元以下蔬菜有21种,肉类价格比广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公布的全市均价要低。这家刚开业一个半月的平价商店,硬生生地将附近一肉菜市场逼致即将关门。
价格被视为平价商店经营的利器,它更因此承载了抑制物价的作用。
在3月召开的全市物价工作会议上,东莞市物价局局长邓浩全说,在农副产品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平价商店组织调运农副产品并按照政府规定价格投放市场,以实现保供稳价的目标。政府会按照“先控后补”原则对差价给予适当补贴。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杜金沛认为,平价商店对东莞意义重大。东莞是一座工业城市,本身没有太多农田,近两年建了一些蔬菜基地,正好派上用场。东莞在推动转型升级,物价一旦高企势必会加大用工留人成本,平价商店有望抵消CPI涨幅带来的影响。
但也有人认为,平价商店只能作为一个过渡方法,并不是长久治本之策。政府还需在合理调整收入以及对生产流通环节的生活必需品成本透明化方面努力,对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设法降低流通的交易成本,只有这样,才可做到有效调节,抑制部分“含水分”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真正抑制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