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必须有爬起来的使命感
资料显示,双汇拥有6.5万名员工,30万职工家属,原料带动300公里的养殖业,产品辐射500公里的市场,拉动当地种植、养殖等产值20多亿元。
这就是捆绑在双汇身上强大的生态链条,而这一链条决定着在经历瘦肉精事件后,双汇必须有爬起来的使命感。
5月15日,省委书记卢展工调研座谈双汇集团时,看到坐在对面的万隆,赞许他“坚强”。
万隆总结瘦肉精事件的教训时,谈了三个方面:教训之一是企业内控体系不够严密,对个别人的管理有漏洞,致使饲喂“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工厂。教训之二是集团上层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现在还沿用企业销售收入100亿元、200亿元的组织机构配置,体系设计与500亿元的企业不适应,上层控制力不足,对下边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三个教训是,全体员工学法、用法、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没有把《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到各项工作的细节中去。
市场环境决定“瘦肉精”的生死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旦有人制造、储运、销售、使用瘦肉精这类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危险品,那么就没有任何一个肉类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幸免,包括双汇。”5月15日在郑州举办的“食品安全与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上,企业管理专家王在安如是说。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实际监管工作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唐贤兴说,“必须在立法上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明确追究责任的程序,建立跨部门的食品监督机构,杜绝机构间的相互扯皮推诿的困境。”
卢展工书记在漯河调研时,提出“质量是大计,质量是民生,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形象”。这一观点,不仅值得双汇及食品行业深刻反思,也值得其他企业、行业反思。“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如果丢掉了本,丢掉了诚,企业即使做大,也只是一时辉煌。政府职能部门也应从这一事件中反思。正如事后媒体评论所称,“瘦肉精”事件中,遭受重创的还有承担监督检查之责的职能部门,它们损害了一心为民的形象,也辜负了群众的期待。
因为再严密的法律规定,也架不住监管者的失职渎职。有什么样的质量监管部门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安全现况,保障产品安全的重拳必须先向监管部门击出,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 河南商报记者王海圣齐亚琼文/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