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形式的调控都一定是对市场的破坏”
企业是现代社会创造财富最主要的微观主体,企业对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最敏感的,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和决策人,对一项经济政策的推行最先感知冷暖。来自正处于宏观调控风口浪尖的地产业的声音认为,没有政策才是最好的政策。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如是说:
“任何政府的调控都是对市场的破坏,不管什么形式的调控都一定是对市场的破坏。自由的市场经济是最道德的,而政府用行政行为对市场经济的破坏或干预都是最不道德的。美国金融危机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政府自认为做了一件最道德的事情,用次贷的方法帮助最穷的人解决住房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金融危机。
2008年时我们呼吁政府要救房地产市场,但房地产最终没有进入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里。其实我们当时只是提出把原来设置的障碍取消,我们的病因在于原来设置的很多障碍,导致出现了下滑。2009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只有十几,远远低于国家其他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但它取消障碍后让老百姓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获得的增长却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
用政府的手、用钱的办法也解决不了,最后一定要通过市场的办法进行淘汰,所以市场经济的逻辑就在于它可以用自我交换的办法把好的留下,把坏的淘汰掉,最后形成我们可以从中受益的制度。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晨报记者 孙春祥
■新闻链接
谁是中国通胀
的元凶
2011年以来,中国物价水平居高不下,3月、4月连续两个月CPI在5%以上,部分机构对5月CPI甚至开出了同比上涨5.6%的预期,中国经济朝着“不容乐观”方向发展的迹象愈加明显。而到底通货膨胀因何而起,谁是制造通胀的元凶?
看看他们怎么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2008年9月份之后,美国次贷问题迅速恶化,演变成了一场危机,因为不知道危机究竟会怎么演变,所以,一个可能的好选择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尽量出售要快,出拳要重,以便尽快把危机挡住。在那种情况下很难做出准确的估计负面的冲击有多大,因此国家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个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理论和国际的历史结论都证明,一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行以后会带来副作用,就是引发物价的上升,可能引发某种资产泡沫。
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
中国的通胀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的决策导致的,中国政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将短期借款利率定为接近于0,人民币又面临升值,热钱自然会从美国涌向中国,中国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以防止人民币过快的升值,这样会向国内市场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从而造成通胀。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尝试通过发国债和提高准备金率去应对通胀,但是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治标不治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