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限塑令实施三周年。商报记者通过暗访发现,有小作坊直接把垃圾编织袋加工成塑料颗粒,从而进一步生产成塑料袋。
您平时在家门口买早点用的塑料袋,有可能就是用废旧编织袋做成的。记者随机在市场上购买了几袋包子,经过专家在实验室里的化验,装包子的塑料袋含有比例较高的回收废旧塑料,不能与食品接触,会危害人体健康。
公路两旁堆满“塑料垃圾”
按照报料人提供的线索,5月29日,商报记者来到信阳固始县城。
沿312国道过了阳关收费站,向西沿通向淮堰村的乡村公路前行,不时有拉着废旧编织袋的车经过。道路两旁,传来阵阵恶臭。有废旧水泥编织袋、化肥编织袋等,各色齐全,上面还夹杂着灰尘和油垢。
一路行来,淮堰村附近有七八家小工厂。离淮堰村不到两公里的关庙村、陈庙村,还有四五家这样的厂房。作坊附近同样堆着废旧编织袋,这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原料。
生产废渣填满了引水灌溉渠
29日下午,在淮堰村附近一家塑料颗粒生产作坊旁,一名看上去3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用铁锹往路边的引水渠里引流废渣和废水,水中泛着白沫、鼓着水泡,很远都能闻到恶臭味。生产这些塑料袋会产生很多废渣,一部分是淘洗废旧编织袋的残留物,一些是生产用下的废料和杂质。
而他们之所以敢用废渣把引水渠堵上,是因为这个引水渠已经长期引不来水。
当地老乡说,原来虽然穷,但水清、空气也好。现在,这些小厂让这里成了一片恶臭。
生产工厂像一个废品收购站
30日上午,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再次来到淮堰村附近的几家小作坊。其中,一家作坊里,粉碎机周围全是废旧的、散发着臭味的编织袋,像一个废品收购站。机器周围尘烟四起,已经看不清开机器的师傅的脸。
厂外地面上,白茫茫一片,车轮过后留下一道明显的痕迹。粉碎机下端冲出来的黑色废水,溅得满地都是,到处飞舞着苍蝇。
在加工厂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用电焊焊铁笼子:“你们干啥的?”听是购货,他指了指库房中的女子,那是作坊的老板娘。
废旧编织袋“变身”塑料颗粒
看来了客人,老板娘很客气地问要白料还是混合料。
“都要看看,你们PP颗粒(PP再生塑料是聚丙烯)和PE颗粒(PE再生塑料是聚乙烯)多少钱一吨?”记者问。“我不知道你说的P啥,我们这儿只生产白料和混合料。”老板娘回答。
看到“客户”对质量的担心,老板娘说,他们生产的颗粒质量非常过关,用清水过滤了,几乎没有杂质,客户都很喜欢。“只要点火开开机器,三天三夜能生产10多吨。”
而这些塑料颗粒,就是直接由编织袋粉碎后的塑料条条,经过机器高温后加工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