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年多时间里,三七剪口、大根、籽条和三七花的涨价幅度都高达十多倍。眼下三七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每公斤300多元的高位,远远高于涨价之前的价格。其实在2008年,三七的价格是很低的。当时有不少种植户嫌价格太低,减少了种植面积。但是没有人会料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文山州先是经历了2009年那场六十年不遇的大旱,又在2010年的冬天遭遇了连续的低温冻害。文山的三七种植在两年间受到了重创。
王成标 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那两个自然灾害,就是让损失一千七八百(公顷)这样子,三七种植面积。
灾害对三七产量的巨大影响,使得当时的人们对三七的价格有了很高的期望,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也告诉我们,在三七价格暴涨初期,也确实有一些人看准了这个消息,参与到三七的抢购中。
王成标 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那么当时上涨的幅度过快过高,也是有一些人为的一些因素,相互大家都看到价格上扬以后,相互的就是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去抢购收购。有一些闲置资金的,不是搞三七经营的也进来收购三七,所以这个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根据文山州三七产业局提供的数据,直到现在,文山三七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这成为了三七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
王成标 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目前的话是供求关系是这样,我们每年这个全国是要三七,包括国外市场,需要三七的市场仍然大概在六七千吨,我们去年(产量)在四千多吨,差一点
许多业内的专家们也注意到,2011年,大部分中药材的价格都涨了不少,特别是一些小品种的药材,从2010年起,就出现了大幅上涨。
刘张林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刘张林:一到四月份,我看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整体价格上升了40%,也导致出口数量下降,下降了2%。实际上一些小品种的涨价到了80%。排在中药饮片出口前五位的品种除了这个枸杞,因为已经连续几年涨价,今年大概涨了40%,其他的品种比如这个人参,地黄几个品种涨价都在70%以上。
周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周洵:今年在长江流域这一带受干旱的影响比较大。另外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也有一些恐慌性的,很多人,尤其一些生产厂家,我担心下一步如果因为减产,我的生产原料断了,需求量比较大,买来存好,这样的话,这种供需的矛盾就出来了。所以它的价格肯定会上扬。
专家们认为,一些小品种药材产量小,产地集中,生长期需要两三年,这些药材在受到灾害影响,产生供求矛盾的时候,比大宗药材更容易受到游资的炒作,因此也更容易出现短时间内价格暴涨的情况。
周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周洵:大宗的这种产品的话,它需要资金量是非常大的。非常巨大的,而且它的产地可能不集中,可能很多地方去生产,都有生产。如果你提倡炒作就是比较难,囤货是比较难。所以炒作都是小品种的。
刘张林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刘张林:因为中药材单个品种的量不是太大,如果具备一定资金量,具备一定储备条件,尤其是当它不是这个一年生植物,需要两年生,三年生,四年生的话,还有可能进行一些垄断性收购。今年收购,明年、后年你跟风种植今后几年很可能造成短缺,他们就存在着这种盈利的这种可能性的空间。
主持人: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有游资的炒作,也有天气的原因、产量的减少等等。这样一些偶然因素凑在一起,导致了全国性药材价格上涨的表象。短期来看,一些品种的价格暴涨的确让一个看准时机的商贩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样的突然暴涨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中药材产业链上的大多数环节。广告之后,一起来看目前中药加工企业和农民的生存现状。
主持人:欢迎回来。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在流通环节中药材涨声一片。这样的涨价造成的影响正在迅速传导到上下游产业。一些中药企业已经是叫苦不迭,而农民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那么暴涨的三七价格,除了让一些商贩赚得盆满钵满,是否能为三七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人都带来好处呢?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采访期间,记者很少看到药厂的采购人员前来购买三七,即便碰到几位,采购的数量也少得可怜。
制药厂采购人员:就是因为价太高了,我们都是没采多少。前年我们的库存量就是有三百多吨。
记者:今年呢?
制药厂采购人员:今年基本上没有
记者:没有怎么能保证正常生产呢?
制药厂采购人员:就是现到市场采购,一边采购一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