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被誉为“2010年度中国首善”的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和他的儿子曹晖捐赠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过户当天市值35.49亿元人民币)创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股捐慈善基金会,此举首创中国基金会用股权代替真金白银的资金注入方式,打开了中国慈善捐助多元化之门。
曹德旺为何要花巨资做慈善?他对中国慈善事业有什么期许?“河仁慈善基金会”成立一个月来运作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前往福耀集团总部所在地福建省福清市采访了曹德旺。
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
记者:请您谈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做慈善?从中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曹德旺: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捐出那么多钱。难道是为了想当官或者想出名?我今年65岁了,想当官不可能了吧,想出名的话,我可以把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广告时间都包下来,做到家喻户晓。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怀疑过家乡华侨的捐款行为,想不通他们为何要拿那么多钱回老家修路、建学校?现在我悟透了,一个人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必要拿那么多钱,眼睛一闭,什么都带不走。我捐股之后,还有几十亿的身价,还是个有产阶级,并不影响我和家人的生活。
我这么做,是为了告诉中国的企业家们,你赚了大钱,不是你一个人的本事,有国家的政策,有员工的劳动,有社会的支持。在不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情况下,捐出一点钱救助穷人,有利于缓解社会的贫富分化。
至于做慈善的回报,你不觉得我最近苗条多了?千金难买老来瘦,把钱捐出去了,吃得少了,也就瘦了。当然,对福耀集团的形象也有好处,至少人们会认为这家企业的老板不是在为钱而奋斗。
记者:那么您是否考虑过“裸捐”?
曹德旺:只有企业家对下一代感到绝望的时候才会“裸捐”。一代管一代,如果我儿子不想继续经营福耀,那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捐出去。
记者:是不是有钱人才有资格做慈善?
曹德旺:错,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做慈善要量力而行,我捐几十个亿,和你们拿工资的人捐几千块是一样的,因为你已经尽力了。即便没有钱,你还可能给人以笑容,展示你的同情心,对地位比你低的人客气点。
比如说,有个穷人偷了超市的面包被老板抓住了,这时如果你在场,掏出5块钱对老板说:“这个面包我买下了,你就放他走吧!”这也是一种慈善行为。
有一次,我和一个做企业的朋友去打高尔夫球。他把钱包放在球车上,被场地上推球车的女服务员偷了200元。他发现后,破口大骂,还打了那个小姐一巴掌。当他准备再次出手时,我上前制止他:“够了,你再打,我就和你绝交。”我转而对小姐说,这200元就算提前给你小费了,你走吧。
我想,如果我不及时制止,那个小姐可能会去跳水。我觉得,我这么做,比捐几个亿更有意义。
总之,见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我认为,如果不能兴起全民慈善,那么中国的未来就没有希望。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首善”的称号?
曹德旺:我一点都不看重这个称号。今年是我,明年就不一定是我了,这称号本来就不是我的。我是企业家,而不是慈善家。
中国慈善的问题之一是信息不公开
记者:我们知道,去年您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向西南5省区市旱灾区贫困农户捐赠两亿元善款,要求他们必须在半年内将两亿元善款以每户2000元的标准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管理费不超过3%,并且善款“不能发给当官的,不能给有钱的”,差错率不得超过1%。您因此被称为是“最苛刻的慈善家”。请问,在管理费普遍定在8%~10% 的状况下,您凭什么只给中国扶贫基金会不超过3%的管理费?
曹德旺:我不认为我给的条件很苛刻,最后的执行结果也证明,他们连3%的管理费都用不完。中国扶贫基金会有20年的运作历史,有完整的扶贫系统的资料和齐备的工作人员。其实,企业的合同都这样,我只是按企业的方式和他们做事情,用管理的手段来用这笔钱。管理的手段不外乎是三种,第一种是导向,我提出我的要求;第二种是考核手段;第三种是激励手段。我要求他们公开作业程序,让社会知道这笔钱是怎么花的,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记者:河仁基金会将通过委托其他慈善机构的方式开展救助。为什么基金会不直接面向需要救助的贫困人群呢?那些受委托的慈善机构是否也要像中国扶贫基金会那样接受基金会的严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