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最初,岛内受塑化剂冲击的产品主要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和茶饮、果酱或果冻、胶囊及锭状食品等,而随着调查的展开,波及面越来越广,已扩大至烘焙业所广泛使用的果酱香料中。
最新调查发现,“毒源”之一的昱伸香料公司曾将生产掺有塑化剂的香料销往台北市、台中市供烘焙业者制作面包。而台中市有关机构到其下游公司调查发现,昱伸向其供货已至少5年,下游厂商多达120多家且遍及全台。
目前,岛内被“塑”到的企业不计其数,包括台湾知名食品企业统一、知名保养品生产商白兰氏,以及夜市的果汁摊、连锁冷饮店,甚至连圆山、福华、欣叶、西堤牛排等知名酒店和餐厅也被牵连,影响层面可谓惊人。
截至6日6时,台湾各县市共清查贩卖商12907家,下架产品21230项次。
台官方多管齐下力图“亡羊补牢”
事件发生后,台湾当局立即采取了清查“中毒”产品、追查塑化剂流向、安抚民众、研拟修改管理条例、加强源头监控、及时发布信息等应对措施,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则已进入司法程序。
台湾卫生部门已要求从5月31日起,凡使用起云剂的产品均须提供塑化剂检验合格证明,否则不得销售,必须下架,违者将受重罚。相关监管机构则针对全台的销售渠道进行拉网式清查。
随着上述大规模“围剿”行动的开展,台湾检方也开始扩大追查范围,包括追查塑化剂来源,且追查重点已从已知违法添加的两种塑化剂DEHP和DINP扩大到塑化剂的全部种类(8种),并重点追查塑化剂是否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及香水中。
为从源头加强管理,台湾卫生主管部门正研拟修改食品卫生管理法规,修正案将要求一定规模的食品业者设置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将加重违规罚责。
同时,台湾环保部门正加快推进将塑化剂由“第四类毒化物”改列为“第二类毒化物”,以便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这项措施最快有望在1个月内实施。
为避免民众恐慌,全台主要县市政府均向公众提供了免费检验塑化剂的服务。如有不在公布受污染食品之列但食用有疑虑的食品可以送检。近来,仅台北市收到的民众送检食品就数以千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