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短期理财产品端午遭疯抢 专家:考虑时间收益率(2)

2011年06月08日 09:1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心产品“隐形投资期”

  针对理财产品如潮般的涌现,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应该慎重考虑资金配置和详细了解具体理财产品的情况。

  理财产品期限通常较短,方便休市期间投资者腾挪股市资金,使得闲散资金在假日里不耽误增值收益,这是众所周知的短期理财产品的魅力所在,但理财专家提醒,短期理财产品的“隐性投资期”尤其要关注。如某款理财期仅为7天的短期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但是销售期却要4天,如果早买,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就降低了,可是晚些购买的话可能面临已售空。这就出现了上述市民张先生和唐姨的情况。不仅如此,产品到期后,还要3-7个工作日做清算,本金才会连同收益一起回到投资者的荷包里。

  部分银行对资金在“真空期”要么没有任何利息,要么是按活期利率计息,如此一来,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从购买日期到实际计息日之间的天数,以及产品到期后资金到账日期,只有加上这两段时间,实际上才是投资者资金真正的使用期限。”理财专家提醒,对于短期理财产品来说,“隐性投资期”显然会拉低收益率,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好好思量一番。

  因此,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看收益率,并非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除了高收益率产品门槛较高之外,理财产品的“隐性投资期”同样需要关注。因为某些短期理财产品“销售期”与“真空期”会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需要投资者尤为注意。

  农业银行一理财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短期理财产品在资金利用灵活度上尤其有优势,但是对于喜欢“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者来说,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还不如以时间换取空间,选择期限更长、收益率更稳定的产品。而这个观点在多位受访的银行理财师中也得到了肯定,他们纷纷表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关注产品风险,选择稳健型的产品,如债券、票据、信贷资产、收益权等。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则要注意考虑时间成本和年收益率等相关内容,对于一些普通投资者来说,将闲置资金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投资期短、资金额较小,实际收益并不可观,投资这类超短期理财产品不如选择半年以上收益适中且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

  ■市民心声

  “银行应放下身段,多发行低门槛产品”

  这边厢,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地推出,那边厢,由于各种理财产品收益不一,部分理财产品可以获得高预期收益,因此,这种理财产品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购买。其实,尽管是短期理财产品,但在这背后,则是银行对投资门槛的高要求。其中,有的门槛竟高达1000万元,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也让投资者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犹豫之中不敢出手,最后只能是可以看但买不到。

  就以农业银行推出的2011年第1256期端午假日专享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起点认购额为5万元人民币 ,期限共计3天,投资金额越大,收益越高。个人客户认购资金规模在5万元(含)~300万元(不含),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认购资金规模在300万元(含)~1000万元(不含)之间,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2%;认购资金规模在1000万元(含)以上,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4%。

  另外,光大银行推出的“假日盈(端午版)”保本型理财产品,销售时期为5月25日至6月3日,6月4日开始计息,至6月7日结束,同一天资金到账。这款产品最低预期年收益率为3.8%,该产品起始投资金额为50万元,同样不是一般的投资者能够买得起的。

  “现在银行比较缺钱,应该适当放低一下身架,多发行一些低门槛的理财产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又募集来资金,一举两得的事,不知道银行为什么迟迟不见行动,反而是理财产品都是针对拥有相对较多资金的客户,似乎有点不平等,”市民马先生有些郁闷地说。

  本版撰文/整理 邓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