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百货商场和供应商的影响”,这是昨天起在上海举行的2011全球百货业高层论坛的主题,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使世界的目光都更加聚焦中国商业,但透过实体经济繁荣的表象,中外同行也分外关注零售业未来的变局和深层次的“隐性问题”。
悬念一:网店会取代百货公司吗?
近年来,京东、淘宝、新蛋、易讯等网店迅猛崛起,苏宁、国美、百联等零售巨头也加速建立自己的e城,在电子商城热浪滚滚的当下,其实也隐藏着风险。昨天,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总裁张志勇“当头棒喝”:现在所有的电子商城都是亏损的,这种烧钱“买流量”的做法不可能持久。倒是传统商业企业通过转型,既保持实体店的优势,又发挥电子商务的特色,两条腿走路,或许更稳健、更持久。
作为我国最大的零售集团,近年来百联集团也加大了对电子商城的投入,但目前他们也是微亏的。百联集团运行管理部部长胡坚说,目前电子商城除了资本运作和IPO,都无法摆脱亏损的局面。他认为,网上销售需要有专业化程度高、品牌认知度强的先决条件。所以,商品丰富、且个性化特点比较突出的实体百货,现阶段还很难被网店所取代,只是在电子消费品和部分如衬衫、T恤等标准化的商品可能在网上扩大销售。
德国奢侈品巨头ESCADA首席执行官布鲁诺披露,现在他们三分之一的销售来自网上,但他认为,未来3-4年,或许会翻一番。
悬念二:刘易斯拐点倒逼商业模式革新?
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是不争事实。张志勇透露,过去两年品牌经销企业的人工复合成本上涨超过25%,上游供应商的人工成本也上涨了10%-15%,在如此局面下,现有的商业模式必然要转变。一种是维持现状,压缩价值链;另一种是商业模式和商品本身的创新。这些无疑会引发百货业新一轮的“洗牌”,制造成本变化倒逼商业模式的革新是必然趋势。
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会不会引发制造企业到周边去寻找廉价劳动力?张志勇认为,部分可能,但总体看,中国劳动力供应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造企业正加快向这些地区转移;另外,中国劳动力的效率还是高的,这样制造业主要留在本地的基本格局不会变,但国际采购成本不可避免将上涨。商业模式的革新也必定会加快到来。
悬念三:奢侈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现在,在各大零售企业中,奢侈品专卖店和专卖柜都是一块巨大的“增量”,许多大百货公司拿出底楼“黄金宝地”供给奢侈品“大佬”,路易威登、古驰、爱马仕、卡地亚等都是百货业吸引高端客户、提升档次的“招牌”。这也难怪,去年作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美国,其奢侈品销售增长只有6%,而中国则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30%,所以世界奢侈品巨头都把新增投资的三分之一用在中国市场。
ESCADA首席执行官布鲁诺认为,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奢侈品市场。他预计,今年亚洲的奢侈品销售增速会保持在15%,而中国会达到25%。据了解,奢侈品市场已成为价值1兆欧元的巨大“蛋糕”,珠宝、手表、香水、服装、皮具等都是奢侈品的主打内容。布鲁诺表示,构成奢侈品的重要“基因”是,厚实的历史文化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这两者中国都不缺乏,因此,经过培育,未来中国本土的奢侈品也会崛起。(记者陈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