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5月宏观数据疑提前泄露 路透社7次“猜”对CPI(2)

2011年06月14日 09:0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解读】

  经济数据成牟利筹码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关键经济数据和决策的泄密,不仅给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内的经济研究水平倒退。“从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看,由于各种传闻、消息人士的出现,原本可能真正左右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数据,在资本市场中成了信息占优一方获取利益的筹码。”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数据泄露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市场不公平。“通过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所谓信息优势无异于公然抢劫。”但他也表示,从原始数据,到数据生成,再到数据发布,整个链条的内部周转时间较长,确实容易出现泄露的情况。

  赵庆明认为,制度建设是防止数据泄露的最主要保障,应通过设立更严格的统计数据发布制度保证数据发布的保密、公正。“此外,相关部门通过缩短数据采集、制作到发布的流程,减少涉密人员的范围,也可以达到减少数据泄密的可能。”

  市场人士认为,相关工作人员的自律要求也应该更为严格。在数据发布之前,通常可以接触到数据的都是国家公务员,通过考试、层层选拔的国家公务员,理应在自律方面有着严格要求。

  路透社七次“猜”中月度CPI

  2008年4月11日,路透社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幅达8.3%。这一数据同一周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

  2008年5月9日,路透社再引“消息人士”话称,中国4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达8.5%。国家统计局于几天后公布的4月CPI数据同比增长恰为8.5%。

  2008年6月10日,路透社发布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7.7%,国家统计局于两天后才公布这一数据。

  2008年7月8日,路透社援引两官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与国家统计局于17日发布的数据无异。

  2010年6月9日,路透社称“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3.1%”,其后应验。

  今年2月14日,路透社发文称,“据两位市场人士透露”,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4.9%,指出“主要因官方调整CPI的权重”。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数据,确非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5.3%,正是调整权重后的4.9%。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