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泄露从一个小概率事件发展成一种越来越经常的尴尬时,其实也在提醒相关部门,宏观经济数据面临的“走光风险”,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了。
如果你问机构券商明天的股市是涨是跌,他们的预测可能很没谱。但你要问下个月的CPI是多少,他们的预计却可能很“靠谱”。近年来,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前,总是摆脱不了疑似提前“走光”的尴尬。就连万里之外的路透社,自2008年以来竟然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春江水暖鸭先知”,到底透露了怎样的玄机?
有人把这些对经济数据具有超强“预计”能力的机构、媒体等,比之为去年南非世界杯上风光无限的“章鱼哥”。所不同的是,世界杯上的“章鱼哥”更像是一个戏剧性的噱头,而数据“章鱼哥”们的先知先觉,一方面可能因其“术业有专攻”,对经济形势“了如指掌”,对相关数据“科学研判”,因此总能“言必有中”。
而另一方面,经济数据频频提前“走光”,总是在人们狐疑的目光中发生,更难以让人忽视这样一些事实: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该局一位工作人员涉嫌数据泄密正在接受调查;路透社在其“七擒CPI”的报道中,常使用“官方消息人士”、“官员”或“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等语言来显示其数据来源;一些穿梭于各个研讨会、投资策略会的“国字号”专家学者,有时会不经意间透露一些政策信息或数据。
种种迹象表明,数据“章鱼哥们”的“神通”,很多时候与其说是神乎其技,还不如说是“取之有道”。当泄露从一个小概率事件发展成一种越来越经常的尴尬时,其实也在提醒相关部门,宏观经济数据面临的“走光风险”,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
这种风险,其一是利益驱动下的信息追逐。无利不起早,关键在于占得先机。对于那些提前获得经济数据的机构和人士来说,这些数据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如果提前得到数据,进可入市牟利,退可规避风险,因而,一些机构将获得数据能力,直接与奖金挂钩,一些人更是绞尽脑汁去打探获取甚至非法窃取。
其二是生产和使用中的泄密风险。经济数据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在战斗,而是有着冗长而复杂的信息链条。数据在发布前,要提前通知诸多部门和个人,比如CPI的制定与发布,涉及数十个部门。如此多的节点和环节,再加上传递方式、传递周期等方面的问题,无疑大大增加了数据泄露的可能性。
保密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责任。经济数据事关国计民生,如果任其频频“走光露底”,损害的不仅是政府公信力,更会对市场秩序、社会公正造成冲击。日前国家统计局明确表态,坚决支持对数据泄密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事后调查固有必要,但事先预防更为迫切。比如,通过法律严厉打击泄密、窃密行为,提高违法成本,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优化数据生产和管理机制,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升级”,才能筑牢风雨不透的数据安全“防火墙”。(李力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