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塑化剂已潜入多人身体 专家:无特殊原因不检查(3)

2011年06月23日 11:02 来源:生活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

  笼统检测

  “邻苯类增塑剂是否超标,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质检部门一般不检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说,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目前实行市场准入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每季度需送检产品的化学安全性,年终有年审。但这种检测是笼统的,主要看蒸发残渣量,至于残渣是DEHP还是其他,质检部门不做具体分析。更何况,许多中小企业并未获证,难以监管。

  所谓蒸发残渣量,即把样品放入水或醋酸、或酒精、或正己烷浸泡一段时间后,最后逸出物质的量。

  除邻苯类增塑剂之外,有无其他可能损害健康的塑料添加剂,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允许用于食品塑料包装的添加剂,欧盟约有3000种,中国只有959种。董金狮说,有些添加剂实际在用,但没有列入国家标准内。原则上,生产企业可向卫生部门提出行政审批,但愿意这么做的并不多,因为秘而未宣的添加剂往往是企业的制胜法宝,一旦申报,可能泄密。在商业秘密与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个难题。

  “我赞同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的一句话,安全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董金狮认为,食品安全事故接二连三,除违法成本太低外,与法规宣传不足有很大关系。国家标准出来后,想看就得掏钱买,比如2008版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88元一本,就连一些专业检验机构都没有。

  “行业协会有时会组织会议宣传法规,但往往要向参会者收取会费,很多企业不愿去交流。”他建议,行业标准应该免费发给相关企业,或放在网上供免费下载。“违法者中,有一部分是知法犯法,我更愿意相信,更多的人是根本就不知法。”

  “有些国标是少数人关起门来制定的,难以服众。”董金狮说,国标制定基本是三三制:1/3是国家立项国家出钱;1/3是国家下任务、拨点款,资金缺口由企业补上;1/3是国家只下任务不给钱,企业买单。这样,国字号标准有时难免被少数企业挟持,也难免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规定。

  “现在的PVC保鲜膜,蒸发残渣量的法定限值是150毫克/公斤,这个标准高得离谱。”他还举例说,都知道硫磺熏菊花、硫磺熏腐竹有毒,可能很少有人了解,现行法规允许用硫磺、农药处理筷子,“这些问题我都不敢多说”。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