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民间借贷纠纷明显增多 越拉越长资金链凸显风险(2)

2011年06月28日 09:50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易引发“金融脱媒”现象

  在《2011年一季度温州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中,记者看到了“金融脱媒”这一说法。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

  不妨看一下当下状况。据官方调查,民间担保公司的融入利率,一般为月息1.5~2.5%,折合年息18~30%。

  很显然,这种借贷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收益。高息融资对公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上文提及的“在最合算的投资方式中,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了24.5%”,也愈加证明了这一状况。

  但问题在于,公众参与融资中介机构借贷的资金来源,并不仅限于自有闲置资金,有些甚至通过迂回借贷而来。

  随着高息引发的集资热潮不断扩散,借贷资金链越拉越长,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恶化,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今年1至2月,温州警方的案情信息显示,温州共发生非法集资案件5起,涉案金额2.7亿元,案均5400万元。

  另外,上文提及的“短贷长用”现象,显然在温州并不鲜见。

  而《报告》提及,高利贷参与垫资还贷,其实暗藏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容易诱发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使一些并不符合贷款门槛的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而且有可能掩盖风险,并使其在未来某个时期集中爆发,放大银行的系统风险,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一损俱损的连环担保

  高利率下的民间借贷活跃,还可能引发一种连环反应,即一旦一个举债过多的企业最终破产倒闭,或老板弃厂跑路,可能会牵涉到数量庞大的直接或间接出借资金的个人和企业。

  温州的高利贷和担保圈息息相关。

  中小企业因为少有抵押物,在向银行融资时,都会要求互相担保,你担保我的贷款,我担保你的贷款。这种“连环保”好比双刃剑,在极大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同时,一旦一家资金断裂发生问题,势必殃及互保企业。

  万风解释,这种以血缘、亲缘和朋友圈为纽带结成的融资担保网络,是把无数企业的资金链拴在一起。

  这种互保模式,曾被看作“抱团发展”,在创业初期功不可没。

  但在银根收紧背景下,企业有时不得不借助高利贷,发展到后来,往往成了风险转嫁和蔓延的途径。

  草根金融需要更加“阳光”

  客观来说,温州民间金融历来活跃,对当地经济发展也不无贡献。

  近年来,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民间金融机构破冰,当地民间金融操作,也已“阳光”了许多。

  然而,当下银根紧缩的“节点”,却让诸如无证担保公司等活跃起来,一些正规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也“混水摸鱼”。草根金融难以有效监管的弊病,似乎再次显现。

  温州银监分局相关人员介绍,就目前情况来看,民间金融市场可能还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而一旦“出事”,相关部门才会坐下来“联席”处理。

  或许,这种机制应尽快提升至“先行介入”。

  上述《报告》提及,“针对当前担保公司非法吸存,企业多元化投融资现象以及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从事资金逐利套利活动的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具体做法包括:强化区域金融风险的综合管理,加强对过度融资、房地产信贷和民间融资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和监测,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早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加强对担保公司和寄售行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防范信贷资金被用于垫资续贷活动;金融机构要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风险识别、排查和控制能力,约束商业银行高管人员道德行为;积极引导各微观主体,提高投融资风险意识,切实增强各方危机意识,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引起的潜在风险。

  应该理解为,只有职能部门、银企以及企业主们,都走好自己的路,那些寄生于企业资金链上“食利者”,才会放弃诸多盲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