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两大经济圈加速融合 京沪高铁托起中国新经济带 (2)

2011年06月30日 08:4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其实,贯穿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其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两大城市圈相互要素流通和经济联系的需求。长期以来,首都经济圈的区域协作虽然有所推动,但总体来说进展较慢。京沪高铁的开通,长三角经济圈的物质要素会加快流入首都经济圈,其产业转移将促进和带动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此外,长三角地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其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海派文化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首都地区。

  高速铁路的开通可能会使沿线城市产业结构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例如汽车产业向京沪两地集中,家电产业向山东的城市集中,而山东主要城市第三产业与京沪进行互补分工等。

  产生“过道效应”:吸走沿线一些城市区域优势

  不过,有专家指出,高铁开通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发挥“吸管效应”,集聚人才和资源,又会产生“过道效应”,将经济要素向一些城市中抽离。

  京沪高铁的开通,在带来部分低档产业的转移外,对于高档产业,尤其是金融这种高档服务业,反而会给沿线城市带来虹吸效应,会进一步加大向北京、上海的资源聚集力度。使得沿线城市以前存在的一些区域性优势反而丧失。

  而一些生产加工型的低端产业,可能会更多地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较低的城市转移。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定位和比较优势,在产业梯度转移调整中可能会成为“过道”。

  经济学家易鹏还指出,京沪高铁的开通并没有改变整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他的理由是,京沪高铁布局的沿海地区,进入了经济结构优化阶段,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是在中西部地区,而非是沿海地区。

  在易鹏看来,京沪高铁沿线唯一保持高速发展的城市天津,更多的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大项目的投入保持着高速增长,而非是靠京沪高铁带来的契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