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6月PMI创28个月新低 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有望减轻

2011年07月02日 08:3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发布数据,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5月回落1.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6月PMI降至50.1。两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通胀压力也在逐步缓和。

  -官方PMI

  分指标仅库存指数上升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从6月制造业PMI各分项指数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上升,上升1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也下降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已从70%左右高位回归到相对较高水平,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已经明显缓解。

  原材料类企业低于50%

  20个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达到50%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重化工业发展减速,但同民生相关的轻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6月能源与原材料产品制造业PMI指数大幅下滑,回落到50%以内;生产用制成品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下。与此同时,生活消费品制造业PMI指数不降反升,6月达到53.9%,明显高于制造业PMI整体平均水平。

  >>解读

  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存调整,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明显降低,原材料库存指数也降低。这表明基于通胀预期改变的库存调整已经开始,并将影响经济增长回调。由于库存调整是短期现象,如果仅因此引起经济下行,预计不会很深,也不会持续很久。关键还要注意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需求变化趋势,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更大。目前看,需求增长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不会深度回调。

  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PMI开始不断回落,但又处于50%上方,表明中国经济开始 “软着陆”,这将有利于中国央行对抗通胀的努力。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因此有所减轻。由于实际负利率仍然高达200个基点,中国央行仍需要提高基准利率,预计中国央行可能在6月宏观数据公布前加息一次。除此之外,第三季度再度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也较高。

  -汇丰PMI

  6月汇丰制造业PMI逼近荣枯线

  汇丰昨天发布的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50.1的11个月新低;分指标中,投入和产出价格涨幅双双放缓,显示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的同时,通胀压力也在逐步缓和。

  从分项数据看,当月产出指数跌至49.78,为去年7月降至49.72以来,又一次跌破荣枯分水岭50。而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仍在50上方,但已双双滑落至11个月低点。

  此外,6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制造业平均成本继续上扬。不过,投入价格的涨速已大幅放缓至11个月低点,相关指数环比下降逾8点。制造业厂商也相应放缓了产品加价步伐,出厂价格的涨幅为11个月以来最小。

  >>解读

  经济活动通胀均在回落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6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0.1,反映出经济活动和通胀均在降温。这表明紧缩政策见效,通胀有望于未来几个月见顶回落。尽管增速放缓,工业产出仍会保持同比12%-13%的增长,这与9%左右的GDP增长是一致的。

  信贷放松将造成垄断加剧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指出,汇丰PMI数据与官方PMI数据相比,下滑的幅度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在汇丰PMI样本中占据主要权重的中小企业在信贷收紧中,受到的影响更大。

  虽然很多观点指出,中国央行应该放松货币政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刘利刚认为,由于现行的金融体系相对有利于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如果中国金融机构不能进行结构性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改革,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那么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放松,只能造成信贷资源继续流向国有企业,造成垄断加剧,并造成投资的过度增长。

  记者 马文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