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愈动荡,评级机构就愈出风头。欧债危机,一方面随着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偿债日期临近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穆迪、标普们节节下调的债券评级而风起云涌。但种种迹象表明,在缺乏竞争,缺乏监督的环境下,评级机构并非如其所标榜的那样公正且独立。
近日,穆迪对几十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亮红灯”,称这些企业是投资“高危地”。企业造假并非可以单独完成,而是需要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同作战”才能完成。而在海外上市的大部分中国企业聘请的都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穆迪不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亮红灯,而只对企业亮红灯,偏离了其所谓的“独立与公正”的形象。
其实,穆迪本身作为一家在纽约交易所的上市企业,与诸多被评级对象本身有着一定的利益关系。穆迪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能否对客户与非客户的评级做到一视同仁令人怀疑。
纵观全球的评级市场,其实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来自穆迪、标普和惠誉的评级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目前,这些机构只有获得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才被国际普遍认可。但截至去年底,全球近200家评级机构中只有10家在美获得资质,其中7家美国本土公司、2家日本公司、1家加拿大公司,而后3家外国机构进入美国后就从未开展过业务。
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此前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在美没有办公室和客户、无法确定其法律框架能否适用于“大公”为由,将其提交的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申请列入拒绝程序。可见,当前的全球评级市场,是一个严重自闭且美国利益至上的市场。在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谁来给穆迪及其同伴们评级呢?
(郑晓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