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首府乌鲁木齐的猪肉价依然“涨”声一片,7月18日,记者从青年路、北园春等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猪肉的零售均价在29元左右。
根据乌鲁木齐市商务局提供的《我市近期猪肉价格调查报告》显示,6月30日,毛猪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9.3元,同比上涨91%。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点,当天全市共屠宰生猪1428头,同比下降36%,比5月30日减少374头。由于猪肉价格过高,风险较大,目前,各屠宰场已经停止了猪肉的分割加工。6月份CPI达6.4%,猪肉价格暴涨的影响就超过20%……
肉价为何如此之高?在猪肉价格高涨的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受益者在推波助澜?我们买到的猪肉中,从猪栏到餐桌,到底被中间环节“扒”了多少层“皮”?为此,记者从养猪场一路追踪到肉摊市场,希望“庖丁解猪”,尽最大努力还原猪肉涨价背后的利益链——
7月19日,北园春市场内公布的当日猪肉零售价格。
养殖户每头猪至少赚600元
“其实在和猪有关的生意人中,最苦的是我们。”101团一家养猪场老板陈建华说,他这里一年出产约三四百头猪,每天都很辛苦,他和爱人从来没有节假日。
如此辛劳,到底能赚多少钱?陈建华说,现在是十年来最好的时候,一头猪的利润大概在600元到70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陈建华是俗称的二手猪农,他的仔猪是从一手猪农(一手猪农指的是拥有母猪的猪农)那里买到的,一头10公斤仔猪买回来的价格在600元~700元之间,将仔猪养成能出栏的成猪需要六个月时间,需要饲料300公斤(玉米与豆粕的混合料),一公斤混合料的价格在2.5元左右,饲料费用最高不超过800元,加上水电费、药费50元~100元,而一头猪出栏价在2200元左右,由此推算出,一头猪的利润至少在600元。
而今年一手猪农一头猪的利润远远不止这个数。
7月18日11点,一手猪农、103团3连一家养猪场老板张文华刚刚卖掉28头猪,加上17日卖的44头猪,共收入16万元,赚了至少8万元。
张文华说,因为他的养殖场有母猪,母猪生下一头仔猪需要投入的成本大约在150元左右,剩下的费用与二手猪农费用一致,因此,一头猪的利润至少在1150元之间。
“今年是年成最好的一年,前两年亏的钱基本都补回来了。”张文华说,去年年初,毛猪收购价一公斤跌到七八块,每养一头猪赔300元,他养了300头猪,赔了约10万元,不过今年全赚回来了。“今年预计有800头猪出栏,至少能赚80万。”
记者还了解到,一年出产量在一千头以下的养猪户属于中小型养猪户,这些养猪户不雇用工人,没有人工费。而一年出产量在几千头的养猪场,成本中还需要加入人工费用。
石河子总厂北泉镇第三猪场老板杨莉在电话中表示,猪场一年出产约4000头猪,雇用了6名工人,一个人一年人工费在25000元左右,总人工费在15万,分摊到每头猪的费用是37.5元。“就这样,今年一头猪的利润也在600元左右。”
据杨莉介绍,在生猪养殖成本中,最主要的开支是饲料,“今年玉米已涨到1800元一吨。而且其中的质量差别很大,想要买更好、更安全的饲料还要多花些钱。而猪场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涨了约30%。”
乌鲁木齐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处相关负责人证实了杨莉的说法。该负责人还介绍,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2010年生猪养殖行业亏损较大,导致养殖量减少。造成目前生猪存栏量不足。2008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去年猪肉价格最低的时候,养猪户普遍赔钱,挫伤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有不少养殖户转行外出打工,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价格自然上涨。
“受物价水平上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生猪饲养员工资同比涨幅普遍在20%以上,有的高达30%。”该负责人表示,受多种原因影响,今年自己的养殖场出栏的生猪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二到三成。
该负责人说,数量减少的原因最怕的是猪生病,出现意外死亡,现在的仔猪断奶后的成活率仅为60%左右,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一些养猪场受当时流行的猪胃肠炎疾病的侵扰,母猪死亡率较高,仔猪的存活率下降,育成猪、育肥猪都有部分死亡,特别是当时出生的幼猪存活率下降,导致目前生猪出栏量下降,影响到猪肉价格。为了降低死亡率,很多养殖户在药品开支上下了本钱。
把饲料和药都吃完了的整猪,就这样从猪栏里出来了。这时它的价格是每公斤19元多,但离我们的餐桌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