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绿色税制呼之欲出 税收政策重点倾向民生 (2)

2011年08月09日 10:1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逐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税制体系。适当拓宽消费税征收范围,在消费税的征收对象中充分考虑资源耗费量大、生产工序及后续使用中破坏环境的高污染产品。调整资源税,征税范围应扩大到石油、煤炭、天然气、矿产、盐、土地、森林、草原、滩涂、地热、水、电等能源和资源,改变现行单一的从量计税方法,并适当提高税率标准。

  开征环境保护税。可将目前的各种有关环境污染的收费项目进行整合,具体税目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噪音等。

  将税收优惠转变为“以间接减免为主,直接减免为辅;过程优惠为主,结果优惠为辅”的政策模式。允许高新技术企业按照销售或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各种准备金。对具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或者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基金,在规定时期该项基金必须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对中小企业税后利润进行研发和再投入的,可给予一定比例退税支持,准许企业投资的净资产损失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

  对创投企业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可给予较长期限的免税优惠,扩大投资抵免范围,允许股权转让损失抵扣企业所得税;对法人或者居民投资于创投企业获得的持有期的投资收益,减免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等。

  放宽计税工资的扣除额,提高高科技人才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对科技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类奖励、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权收益,实行定期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降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国家鼓励类产业,激励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税收政策重点倾向于民生

  当前乃至今后国家的税收政策重点更多地倾向于民生,更好地改善和促进民生的发展。因此,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应积极实施工薪家庭减税政策。完善积极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实行多方面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尤其通过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降低其边际税率等形式,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收入与调节等融为一体的功能税制体系。

  改革消费税征税范围,抑制奢侈品、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消费,适当降低文化体育业、旅游业等营业税税率,鼓励引导居民更多地消费具有环保功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采用税收手段,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潜在的消费能力。

  构建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和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税收机制。针对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应建立分类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进一步规范税前各种费用扣除和免税项目,并将遗产继承收入、大额财产捐赠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偶然所得征税范围,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鼓励勤劳致富。

  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税收优惠激励社会慈善事业发展,营造更有利消费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解决就业矛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目前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特定时段出台的,过渡性明显,亦会造成免税企业吸纳就业行为的短期化,取消税收优惠政策的时限,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同时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个人经营时大都选择从事加工、修理、修配以及饮食等行业,而上述行业除饮食业外均属增值税征收范围,影响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将税收优惠政策的税种扩大到增值税,以扶持其发展和促进就业。还应对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群体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应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规范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税收制度,尤其是进一步增强消费、出口等领域的经济活力,有效促进和改善民生,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相配套。

  (  朱广俊  张林海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