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粮食银行:粮农入市的护身符(2)

2011年08月17日 09:19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盘活粮食资源实现多赢

  “粮食银行”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有20多年的历史。山东广饶县于1983年就开展了代农储粮业务,并不断延伸,逐渐发展到“两代一换”,即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2007年初,江苏太仓“易裕粮食银行”正式挂牌,成为我国首家正式挂牌运行的“粮食银行”。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农业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说,“粮食银行”作为民间自发的制度创新,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促进粮食加工企业发展。

  一是助农减损增收。国家粮食局2006年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农户储粮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存在着鼠、虫、霉害多,防护措施少,仓储设施条件差,损失浪费巨大的问题。我国农村储粮平均损失率为4%至5%,每年因此损失粮食达150亿到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产粮大省半年的产量。

  高唐县农民刘朝阳给半月谈记者算了笔账:他家今年收获8000多斤小麦,如果按自家存储5%的损耗率、1.04元/斤的市场价格,存在“粮食银行”可减少损失416元。“相当于多种了半亩小麦呢!”

  二是助农规避市场风险。在山东茌平县农民赵以军看来,“粮食银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农民“卖亏”。“你什么时候觉得价格到顶了,就什么时候卖。下跌了也不怕,咱还可以取回粮食,或者换成米面粮油等实物,按斤两兑换,农民亏不了。”

  三是促进粮食经营企业增效。李子福介绍,粮食是大宗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大笔资金,除了承担政策性收储任务的企业外,个体企业很难筹集到足够的收购资金。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可以降低粮食的购销成本,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还可以通过与便民连锁店之间的联网,带动连锁店的经营业务增长。

  “粮食银行”仍势单力薄,两大风险亟须控制

  目前,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不少是个体粮贩、面粉厂,他们一般是和农户订立口头合同。农户的权益,只能靠企业自身实力、信誉来保障。政府主管部门仅是审查收购商是否具备粮食经营资质,而对“粮食银行”业务普遍缺乏管理和监督。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粮食银行”既然称之为银行,其运作模式和银行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存(储)粮——付款的行为属性上和银行的运营是相同的,但由于国家对“粮食银行”缺乏有效监管,其运营风险不可控。

  马文峰说,“粮食银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其种种好处都是建立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之上。刘国华、贾峰等人分析,“储蓄”后由于粮权关系不变,粮商不花钱就掌握了大量粮源,他们在市场上的经营行为,其实是拿农户的粮食在投机。一旦失败、破产,农户的利益就可能受损。

  事实上,“粮食银行”破产确有先例。禹城市的一家大型面粉厂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面粉厂认为价格已经到顶时,把农户的存粮都加工成面粉卖掉,结果价格继续上涨,农户按照市场价格来兑现时,面粉厂已经赔不起了。

  马文峰说,“粮食银行”的风险包含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经营者过分追求利益,参与经营运作的粮食数量超过风险警戒线,致使固定粮食储备不足,引发储户的挤兑风潮。市场风险主要是由粮价的不确定性波动引起的经营风险。

  专家建议,“粮食银行”具备银行金融业的经营属性,有关部门应把它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加强监管。要加强对企业的督查,监督企业留足固定粮食储备,类似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设置注册资金等审批条件,筛选出实力强的企业继续经营;建立储粮报告制度;监控企业资金链;探索建立农民、企业和政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可以结合粮食经营的特点,借鉴水果、蔬菜等其他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采取入股、分红等方式,完善“粮食银行”的经营模式。(《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8期,记者 娄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