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可以更乐观些
在郭美美和“卢美美”之后,中国的慈善生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普通人“我再也不相信XX了”的悲观情绪之外,更理性的企业家群体在思考什么?
这是一份极简的问卷,我们只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或企业家做慈善为了什么?另一个是他们愿意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慈善?
25位企业家接受了我们的问卷调查,给出了相当坦诚的回答,他们有不同的行业背景:互联网、家电制造、金融、公关咨询,有民营企业、国企,也有外企,有大公司,也有中小企业,大家各怀心思,选择不同的方式,但做慈善的意愿同样强烈——为了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了不“为富不仁”,甚至为了减税。触动我们的是有几位受访者认真地补充了答案选项,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品牌建设和公司价值观形成的需要。
建立企业基金会或捐钱给其他值得信赖的企业基金会,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选择。当然,也仍然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选择红会等官方慈善机构。在我们提供的选项之外,行善之路有无数条,有受访者郑重地写下“参与企业生态相关的系统性慈善公益项目”。企业家的慈善理念各有不同,为什么决定了怎么做。
在这个微型的调查中,每个选项都有人选择,这可以理解。做慈善的出发点,可以高尚,也可以现实,做慈善的方式,不仅取决于财富,更取决于思想。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我们不强求这种道德境界。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家悄悄成立基金会,低调地做慈善,下令不许宣传,令人起敬;不过,若做了,也说了,实现了双赢也要赞一个。最怕的是,打着善的幌子做坏事,把慈善做成了一桩桩深不可测的生意。
作为微小企业的慈善样本,同样遭到了信任危机的“爱心烤翅”也说,有质疑其实是件好事。
“中国最佳非公募基金会”的执行秘书长说:“要用机制保证善举的完成。唯动机论、原罪论都涉嫌用道德绑架企业和企业家。”
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盖茨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叶雷说:“慈善基金是一个长期性的投资,花钱更要沉得住气。”
无论如何,中国的企业基金会作为新生事物正在探索和学习中“野蛮”生长。它为中国迅速崛起的私人财富和迅速普及的慈善理念提供了宣泄出口,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毫无疑问,中国的慈善事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感谢企业家们为慈善所作的郑重的思考及付出。因为你们,我们“应该”也“可以”乐观一些。
自建基金会,或者把钱捐给其他信赖的企业基金会,在北京晨报发起的调查中,72%的受访企业家表达了对企业基金会的青睐。
企业家们的投票以及晨报记者的深入采访表明,“美美”们层出不穷,中国的慈善生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确,中国的慈善生态已经因郭美美事件以及卢星宇等负面新闻的出现而改变。”热衷公益慈善的知名刑事辩护律师胡益华对北京晨报表示。
事实上,这种变化再往前可追溯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亲力亲为干慈善的思想已经开始在企业家中“病毒式”传播。作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非公募基金的一种,中国企业慈善基金正以一种“野蛮”生长的态度成为今后中国慈善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问卷一
企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出发点是什么?(可多选)
A、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2%
B、中国古老传统,达则兼济天下,鄙视“为富不仁” 40%
C、企业家的自我救赎 12%
D、一种政治表态 4%
E、减税 12%
F、回馈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品牌建设和公司价值观形成的需要(受访者补充答案)
1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超公募
非公募基金的诞生始于2004年。当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根据基金来源方式的不同,把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类型,非公募基金第一次走上台前。根据规定,可以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成为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成为非公募基金会,企业设立的慈善基金会一般属于非公募基金。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0)》指出,“非公募基金会为企业家、企业实现个人公益理想、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渠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