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大型煤矿“贴身”而建 天山天池遭遇生态危机(4)

2011年08月29日 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生态脆弱新疆开发需要企业“融入”

  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矿产和能源资源优势显著,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十一五”期间新疆就提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开发,全面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已有200余户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新疆,尤其是煤炭、煤电、煤化工领域,已经成为吸引大型企业的主要领域。

  但与此同时,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也不容忽视。新疆虽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尤其在准东、吐哈等煤炭富集区,水资源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更为恶劣。

  “十二五”期间,新疆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的时候,多考虑项目是否与本地长远发展规划相符,是否可持续发展;这也要求进驻开发资源的企业要融入新疆当地,以一个本地企业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更多地顾及当地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在掠夺式的开发完资源后,一走了之。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新疆的历史上,由于不顾及生态环境,过度无序开发资源而最终导致生态灾难的例子比比皆是,罗布泊的最终干涸以及艾比湖“沙尘源”的形成就是鲜活的例子。

  随着当前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越来越需要那些能真正“融入新疆”,具有主人翁意识,站在新疆长远发展的立场上谋发展的企业。

  可贵的是,近年来,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中央企业已开始积极“融入新疆”:一些企业免费为新疆农牧民修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一些企业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惜投入重金建设环保型资源开发项目;还一些企业主动开展绿化荒山、植树造林活动。近日,121家中央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乌鲁木齐,在全面推进产业援疆工作的同时,还承诺在新疆不盲目圈地、不乱挖滥采、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服务新疆民生建设,为资源开发企业“融入新疆”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尽管在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程度有别的生态以及社会问题等。但在只要企业在处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问题的时候,能多想一想自身形象、想一想当地群众、想一想子孙后代,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就会使类似煤矿“贴身”天池的现象少出现一些。

  刘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