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不能总是被动应对通货膨胀

2011年08月29日 07: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货币政策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面应适当放开。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就业充分了,职工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才会增强。相反,失血式预防,只会让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发展到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地步。

  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美股大跌、欧股大跌、A股也在大跌,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个字——乱。乱得没有了头绪,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在这场乱局中率先理清头绪,谁就会在这场危机中取得发展的主动。

  就中国而言,在这场全球性的乱中,也免不了出现一些混乱的现象。如伴随着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快速形成的地方负债、严重的货币超发、来得太过迅猛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城市扩张以及房价飞速上涨等,几乎乱了方寸、没了头绪、失去了方向。尤其在防范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除了持续不断地收紧货币政策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应对之策和防范手段,以至于政策的负面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

  而事实上,就中国目前物价上涨的实际情况来看,远不是流动性过剩那么简单,也不是减少流动性就能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到一定程度以后,再紧缩下去,就会反过来扩大通货膨胀的负面作用与影响,降低整个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抵抗力。

  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除货币超发引发的流动性过剩之外,与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协调、收入分配不公平带来的资产和资本泡沫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经济结构来看,由于传统产业、低端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等比重过大、维持时间过长、消耗的社会资源太多,不仅造成中国经济转身、转型的能力不强,而且造成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同时,由于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维持企业红利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使职工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一旦通货膨胀来临,自然无力抵抗和应对了。所以,指望通过货币政策的紧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是不现实的。即便能够把物价上涨的幅度限制在一定水平,对大多数居民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会因为收入的相对下降而下降。

  而就资本结构来看,近年来,由于房地产、民间金融以及股市等虚拟经济的投资回报远高于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撤离,进入到了房地产、民间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造成实体经济严重失血。而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实体经济失血的现象更加严重,特别是中小企业,几乎都到了快要休克的地步。从这个层面来看,持续不断地收缩货币政策,等于是在将实体经济往死里推,将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渠道堵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