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行将调存准基数冻结资金9千亿

2011年08月29日 16:50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到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中,从9月5号起实行分批上缴。这就意味着有将近9千亿元的资金会被冻结,相当于未来六个月内上调两到三次的存款准备金率。

  目的:

  稳固控通胀成果

  保证金存款,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在银行为客户出具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所抵押的一定的保证金,日常可以看到有些企业有承兑汇票、信用证保证金,即他在银行缴纳一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直接开汇票进行付款。对个人来讲比较实用的就是信用卡,信用额度也算在银行存款保证金里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分析师杨楠认为基于两个原因,央行在这个时点提出政策。

  杨楠:单纯从国内来讲,抑制通胀是我们今年的政策主要的一个导向。这次央行把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也纳入到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当中,是为进一步稳固前期控制通胀的成果,同时对银行系统内监管进一步规范。

  从全球范围来看,上周五伯南克发表了讲话,虽然没有确定QE3的推出,但是讲话当中透露出美联储随时有代替刺激的经济手段。因此上周末包括今天美元持续下跌,美元的持续走弱可能会对大宗商品的价格进一步起到抬升,有可能会使国内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4季度有所显现。

  影响:

  9千亿资金被冻结对市场冲击较大

  在未来六个月的时间里,存款准备金基数的扩大,将会冻结银行体系的资金9千亿元左右。杨楠认为,即使有6个月的缓冲期抽走这么大的流动性,类似于提高三次存款的准备金率,对于市场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杨楠指出,市场估算出来这次冻结的9千亿,算法很简单。今年国内的金融机构单位保证金的存款已经从年初的3.6万亿上升到目前的4.4万亿,半年时间里增加了8千亿。

  杨楠:4.4万亿按照现在平均的银行准备金率20%来算,就是8千多亿将近9千亿的规模。如果这种政策正式执行下来,确实对国内资金面压力很大,也对整体的银行的放贷能力和实体的流动性环境都会进一步紧缩。

  走向:

  四季度央行政策或有微调

  另外有业内人士透露说,关于扩大上缴的科目讨论,其实在央行系统内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因为从上半年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比如票据饱含业务的迅速发展其实还是引起了央行的注意。杨楠指出,半年时间存款准备金上升到8千多亿,确实这个规模比较大。而且从目前的结点来看,到今年年底还有4个月时间,这4个月时间央行在公开市场里操作的票据到期的量分别是3510亿、2980亿、1950亿和50亿。再加上我们的外汇占款,所以在四季度如果不加息,那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去回笼对冲这些流动性确实比较大。

  杨楠:而且目前的准备金水平已经调得非常高了,普遍国内银行超储率已经低于1%,因此准备金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央行会通过这种手段对市场的流动性再进一步的规范,把前期在银行内系统这些票据里面的资金再进一步的巩固和冻结。

  有分析认为,预计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向市场注入一些流动性,比如采取逆回购甚至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杨楠认为这种可能不能完全排除。

  杨楠:因为从前七个月来看M1、M2的增速分别只有11.6%和14.7%,新增的信贷只有4万亿。全年我们预期控制在7万亿以内,当然这里面央行是不是会在四季度有所放松,还要看即将公布的8月份的通胀水平,控制房价的整体效果等。

  杨楠同时指出,如果效果有所显现,相信在四季度的时候央行的政策会有所微调,那么可能会通过准备金率的下调或者会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的考核放松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去放松。

    不确定因素:

  国外经济形势

  到底保证金存款纳入到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是出于什么样深层次的目的?有观点认为从决策者的优先次序来看,抑制物价上涨仍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之前市场所期待的所谓政策的拐点,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这些目前还没有出现。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次的调整其实体现了我们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同时也体现了央行对于下半年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信心。杨楠更偏向于认为这是短期的考虑。

  杨楠:目前对于通胀短期的调控效果已经显现,通过这种政策把它进一步的巩固。另外一方面,实际上从今年以来国内连续的紧缩政策也表明了政府以及央行对中国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速是有一定信心的。现在唯一的不确定性可能就是怕四季度国外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经济动荡,再次出现一些意外的事件。

  因此央行通过这种手段,一方面是多元化了对市场的调控手段和政策,同时也给市场放出一些信号,稳定物价的信心不会变,还是要调控。另一方面,后期的手段可能会更加灵活,随着市场新的变化,去调控我们国内的流动性。中广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