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国经济遭“艾琳”雪上加霜 对全球经济影响小

2011年08月30日 10: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飓风“艾琳”于美国东部时间27日如期登陆美国东海岸,美国航空、电力等行业受到严重干扰。数以千计店铺歇业,大量居民无法外出,超过400多万住户和企业停电。截至记者发稿时,“艾琳”已造成10个州至少20人丧生,并在美国东海岸的移动过程中导致地面和空中交通瘫痪。

  此前有专家预测,若“艾琳”造成巨大破坏,经济损失可能高达350亿美元,相当于纽约市年度财政预算的一半。不过根据一家自然灾害公司的最新预测,这场飓风导致的损失可能仅为26亿美元,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期。但无论怎样,此次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对早已疲软不堪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紧急疏散230万居民

  飓风“艾琳”于当地时间27日早上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美国东海岸,然后北上袭击了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并于28日凌晨抵达纽约和新泽西州沿海地区。“艾琳”在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等地肆虐时,其持续风速曾经达到时速160公里。飓风带来狂风暴雨,许多房顶被掀翻,大量树木被刮倒。

  据报道,飓风“艾琳”风力之强被视为百年一遇,将为华盛顿、纽约以至波士顿广泛地区带去狂风暴雨,受影响人口或逾6500万。这也是自2008年飓风“艾克”之后,首个登陆美国本土的飓风。此前,美国东北部海岸已经数十年未受飓风直接冲击。

  据外媒报道,飓风吹袭的一些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停电。而此前,包括纽约州在内的美东10个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下令将约230万居民进行紧急疏散,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因自然灾害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疏散行动。

  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鉴于此次飓风的破坏性,美国保险业的担子并不轻松。此前,致力于美国保险公司财力评级的贝氏评比公司称,今年的自然灾害水平是“空前的”。基于来自150家保险公司覆盖行业80%产值的数据,今年仅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损失。

  “飓风给美国保险业带来的冲击肯定不小,但是不会造成灭顶之灾。”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保险业拥有成熟的再保险体系,他们通常会将巨灾风险分保给几个大型再保险公司。这样一来,美国保险业自身承担的理赔风险减少了。”

  尽管如此,美国舆论仍哀叹,今年是美国保险业“悲惨的一年”。但受打击最为严重的仍是美国经济。

  通常,自然灾害对于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对于本身“弱不禁风”的美国经济来说,“艾琳”的袭击无疑是雪上加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艾琳”登陆的地区大多是美国经济、金融、工业生产“重镇”,造成的经济损失自然远远超过以往。

  孙立坚表示,尽管灾后美国需要修复建筑房屋及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可以暂时促进GDP的增长,但是这些额外的支出,会使储蓄减少,借贷增加,国民资产负债表必然会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灾难可能是让市场产生悲观情绪,信心受到打击。

  “一旦投资者撤回资金,市场出现恐慌,流动性可能再度出现问题,那么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可能卷土重来,美国经济复苏也许就会‘戛然而止’。”孙立坚预测。

  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

  那么,美国QE3是否会在飓风的推动下加快实施呢?这也成为全球经济人士忧心忡忡的问题。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QE3推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分析,美联储要推出QE3需要重点考虑下面四个条件,但并不需要同时全部满足:一是失业率持续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将会持续;三是股票价格大幅度下挫;四是通胀预期下降。前三个条件已经满足,最后一个条件正在满足。

  梅新育表示,就整体而言,这场飓风所带来的影响没有预期那么严重,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也不足以拉低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从经济角度看,联邦政府将不得不增加公共支出用于灾后重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美国股市周一如期开盘,截至美东部时间上午9时30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38.50点,涨幅为1.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上涨31.45点,涨幅为1.27%。

  “艾琳”飓风

  2011年8月20日,大西洋上第9个命名的热带风暴“艾琳”生成;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这也是今年大西洋上首个飓风,并登陆波多黎各。随后,又吹袭了多米尼加、海地等国,在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加强成为3级飓风。27日,“艾琳”登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随后沿海岸线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且风速逐渐降低,至28日上午抵达纽约市时已减弱为热带风暴。当晚11时左右,“艾琳”在美加边境附近进一步减弱为温带气旋。(记者 周小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