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拉总理为首的泰国新政府,正在制定大米收购保护价政策,以增加稻米种植户收入。这项政策在大选中旨在讨好农村选民,在即将付诸实施之际,引起泰国国内广泛争论。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大米新政牵动着国际市场神经。
新政利弊评说不一
近日,泰国总理英拉在施政报告中表示,新政府将尽快实施“农户收入保障工程”,普通白米稻谷最低保护价是1.5万泰铢/吨(约合3200元人民币),优质的茉莉香米为2万泰铢/吨。这一价格比目前市价高出40%左右。
为保障种粮农民收入,早在英拉兄长他信执政时期,泰国政府就开始实行大米保护价政策。2006年军事政变后,经过大选上台的亲他信的沙马政府和颂猜政府也实行此政策。2008年阿披实领导的民主党上台后,废弃了此政策,代之以“农产品价格担保政策”。因此,英拉政府此举实是要恢复此前的大米保护价政策。
“保护价”和“担保价”有何区别?简单地说,担保价政策就是政府确定担保价格,比如1万泰铢/吨,稻米收割时市场价格如果低于1万泰铢,政府就把差价补给农民。保护价政策则是,政府以预定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大米,再向市场出售。
对于新政府的保护价政策,泰国各界看法不一。执政党强调,此举旨在纾缓农民之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国际粮价接近历史高位。但与其他粮食品种相比,大米价格仍在低位徘徊,泰国稻户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凋敝。因此,新政府决定采取措施,提高米价,增加农民收入。
新政策需要大量资金,人为左右市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不确定,因此,以民主党为首的在野党反对新政。民主党议员指出,由于以高于市场行情价格买入大米,又通过拍卖减价出售,政府可能因此蒙受巨额损失。泰国国家反贪污委员会警告,保护价政策有许多漏洞,可能滋生腐败。该委员会一项研究指出,泰国政府在2005年至2006年间推行保护价政策,损失190亿泰铢。泰国大米业界指出,储存时间过长,大米容易变质。大部分出口商担心,新政策提高米价后,泰国把持几十年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地位可能拱手让给越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