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日本再陷债务泥潭 中国应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2)

2011年09月05日 17:4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私人部门收缩信贷与需求的过程中,财政政策用以遏制经济衰退期由产出下降、信贷紧缩和资产价格降低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缩短经济衰退的持续时间,确实尤为奏效,然而其巨大的负面性也显现出来:这相当于政府把本来分散于各个经济主体(如金融机构)的风险集中于政府一身,把分散的资产负债表风险上升为集中的政府主权资产负债风险,其直接结果是赤字水平及融资成本的提高,公共资产负债表持续膨胀。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赤字是累积性的,既有周期性赤字,也有结构性赤字,而这些赤字和负债与日本长期推行赤字财政密切相关,可以说,日本堪称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的典范。赤字财政作为一种需求管理政策,其功能时效具有短期性。一旦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长期化,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20世纪90年代初,资产泡沫破灭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资产价格收缩状态,为应对泡沫时期大量设备投资的减少,经济体系需要对资本存量进行调整。为挽救经济,日本政府在1992~1998年间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投资、购买土地等方式,密集推出财政刺激计划,投入超过GDP 的15%,其中约半数作为公共投资。1992年后的十年,日本又实施了十多次经济景气政策,其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这些经济对策并没能使日本经济走上依靠内生需求主导的增长之路,相反却使经济增长对财政和负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旷日持久的财政刺激计划超越了日本政府的财力限度,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因巨额财政赤字助推利率上升,对私人投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实际GDP和潜在GDP(充分利用一国产能能够生产出的GDP)缺口始终处于高位,导致较低的人均产出。同时也使日本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国债总额不断膨胀。由于日本政府赤字或是通过税收融资,或是通过债务融资,或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融资,这也就不难理解日本经济为何多年来一直陷入债务型通缩,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状态了。

  尽管从目前情况看,较低的融资利率、较稳定的国债持有人结构以及较高的外储资产都让日本尚处于债务危机的“缓冲地带”,但是人口老龄化、储蓄减少、经济徘徊不前以及长期债务增长“失控”等风险已经让日本的债务依赖型模式走到了尽头。

  日本深陷债务泥潭的教训令人警醒:什么才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情形与日本当年有些许相似,货币环境宽松,本币加速升值,房地产泡沫……中国能否逐步摆脱靠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能是日本债务危机的最大警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张茉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