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战术 顺势而为
海外投资将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多重正效应,“走出去”是大势所趋,这是业内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经营者都认可的一个基本判断,然而各方如何顺势而为?制约企业海外发展的短板如何补上?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尚缺乏一批能够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的中介组织,在法律、财务、税收、金融、担保、信息、人才、知识产权等领域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显示,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不利因素。
王胜文认为,就企业而言,一是必须要搞好战略谋划,二是必须要找准自身定位。前者要求企业立足未来,制定切合实际的中长期国际化发展战略,按照跨国公司的标准规范经营,后者需要企业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并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好跨国经营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从政府角度重点工作在于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搭好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做好引导和规范。
商务部8日在其网站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2011年)》。该《指引》涉及115个国家,重点介绍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对外资行业准入规定等内容,并收录了我国签订的对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有关信息,为企业客观评估自身实力和条件,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投资环境,特别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帮助。而在此前,商务部、国资委在8月23日签署《协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更为紧密长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并规范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加速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
“除了提供必要的服务、战略上的引导外,政府应该在外汇、审批方面放开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诸多限制,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王军建议说。他表示,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对外投资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战术和策略,比如尝试从个体分散投资为主向抱团集聚方向发展,以及通过联合当地的经营主体、引入本地因素来降低投资目的国的戒备心理等。(记者王希、罗宇凡、胡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