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高息借贷成民间理财手段 非法集资现象有所抬头(2)

2011年09月14日 10:05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集资“马甲”多变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一些充当资金中介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之外,活跃在民间的非法集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马甲”大致分为:房地产投资项目、矿产资源项目、新能源项目、高新农业项目等。

  这些公司大多通过穿上高新技术的外衣,虚构房地产、矿产资源等投资项目,展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许以高出银行利率数倍甚至几十倍的高息做诱饵,通过亲友、同事等熟人关系介绍的“病毒式”营销,将大量投资者拉入“局”内。

  一位省会资深金融界人士介绍,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不难发现,民间的非法集资“病毒”爆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致十年一个轮回,并且会以新的变异形式出现。以前可能“附着”在某些项目上,现在又可能“附着”在另外更有时代性、更具吸引力的形式上,而烈度和参与程度也会更高于前者。

  泡沫隐忧

  市场上充沛的“钱流”,让很多集资机构都能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社会财富,但是,很多民间融资机构并没有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于巨额资金的利用漏洞颇多,风险隐患隐现其中。

  在多家投资公司做法律顾问的李立峰律师告诉记者,很多投资公司并没有像银行一样的风险控制体系,项目投资的综合评估、投资规模的大小等完全凭几个投资人的主观印象。

  在他实际接触的投资公司中,有的投资机构甚至违背投资行业的大忌,将半数的融资资金投入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博取”暴利。“这样的投资公司很容易因为一笔资金的回收困难,造成整个资金链的断裂。”李立峰说。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投资机构的资金大多投向了房地产、矿产资源等所谓的高利润行业。而这些行业大多是资金需求量巨大、受政策面影响较大的行业,一旦出现行业波动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引发挤兑,波及社会。

  在投资实体经济之外,还有部分投融资中介机构将同行业间的资金拆解作为“主业”,“一笔资金在多家投资机构间流动”,“利息从三分抬高到七八分”,层层加码,专门靠抽取利差为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