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保姆荒愈演愈烈,5年后北京等大都市养老将成大问题。工资不断上涨,保姆荒为何依然难以缓解?成也中介,败也中介,家政中介是否该为保姆荒承担责任?家政服务成为奢侈品,中国人又该如何养老?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通货膨胀背景下似乎什么都在涨价,保姆的工资当然也不例外。有媒体报道,现在北京保姆的工资已经经历了三级跳,平均薪酬从去年每月1500元涨到现在的2500元,上涨幅度将近七成,相当可观。可问题是面对着这样快速上涨的工资,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保姆荒的问题依然突出。
北京市的一些家政中心,月嫂和带小孩的保姆月工资已经涨到3千元到4千元左右,而普通的家政服务和照顾老人的保姆的月工资也在2300到2800之间。工资虽然不断上涨,很多人仍然不愿意从事家政这个行业。目前市场上的保姆大多以60后为主,但60后也逐步进入到老龄化阶段,自己也需要回家养老;70后又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自己家里就有老人需要照顾;而80后、90后选择保姆这个行业的人实在不多。
保姆工资涨的这么快除了保姆本身供不应求的因素之外,一些黑中介也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位知情人士说,现在的好保姆就是稀缺资源,所以不少黑中介四处打探保姆信息,找到素质好的熟练工给更高的工资挖走人,然后从保姆工资中拿提成。
除北京之外,全国很多地方保姆荒问题也十分严重。在上海,月嫂工资高达6000多元,普通家政人员的工资也接近3千元;在深圳,保姆的工资已经把刚毕业的大学生甩在身后了;在山东烟台,家政从业者工资直逼公务员,但每到年末还是找不到保姆;江苏、云南等地区情况也是如此。
针对眼下保姆短缺的情况,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张车伟对此作出评论。
主持人:关于目前愈演愈烈的保姆荒,有评论认为,家政服务不再廉价,这意味着家政服务将不是人人都能够消费起的东西,而是奢侈品。您同意这样的评论吗?
张车伟:我基本上认同这样的看法。现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力非常贵,人力服务都是奢侈品。我国也慢慢进入这个时代,所以这种说法有一定现实性。
主持人:很多人一边高呼现在保姆每个月工资越给越贵,但是另一方面,好像好保姆又变成稀缺资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很多地方即使付了高价,可是依然找不到一个能够让用户满意的好保姆,为什么保姆这种家政服务成了稀缺的资源呢?
张车伟:总的来看,愿意做保姆的人减少了,有几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过去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现在这种剩余劳动力基本上快吸收完了。
另外,现在愿意从事保姆的人数从过去相比减少。过去很多年轻人觉得做保姆还可以接受,现在很多年轻人宁肯拿一点低的工资也不愿意去做保姆。一些形势的变化使得整个保姆的供给人数大大的减少,这种减少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技能的人或者能够做好保姆,掌握了这方面的技能的保姆,确实是变成了稀缺资源,而且她们能够在市场当中索取高价。这是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现状的写照,我觉得很正常。
主持人:现在家政中介机构在鼓励保姆让雇主加薪,然后从中加收管理费,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政服务又离不开中介机构,您认为黑中介是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吗?
张车伟:从中介行为来看,也不能说是黑中介。中介起的作用仅仅在供求关系方面通过提供信息,比如优质优价,让好的保姆能够得到高的工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很难讲中介是黑中介,因为毕竟提供好的,有技能的保姆。能付得起更高的工资,就介绍这样的信息,从中得到一些收益。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在促进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匹配。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行为只要不违反现在的法规,依照规章来办事,也有合理之处。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家里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忙所以现在很多人雇保姆,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照顾老人,一个是照顾孩子。家政服务真的成了奢侈品,家里的老人、孩子应该由谁来照顾?怎么解决保姆荒的问题?
张车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全社会努力,政府可能承担的责任会更多一点。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有好的养老保障体系,老年人退休以后,让他有收入的来源,收入水平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同时还应有保障体系建设,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如果有些生病的老人需要照料,应该有这方面的保险。除养老收入方面的保障以外,服务方面的也应该有一些保险,发达国家都有这样的保险制度。通过保障体系的建设,才会从根本上解决日后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