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华人回祖(籍)国创业的高峰期正在到来。首部《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称,与老一辈相比,新华侨华人创业类型从“投资”向“投智”转型。他们创业的方式也从回祖(籍)国服务向为祖(籍)国服务发展。
该报告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制成,主要描述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现状和发展。报告中所谓“新华侨华人”,包括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后裔,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因私、因公出国探亲、学习等赴国外,在当地取得永久居留权或所在国国籍的各类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员。
报告指出,与老一辈不同,新华侨华人中海外留学人才占据主体,文化程度较高,专业优势也很明显。因此,他们回国创业体现了从“投资”到“投智”的转变轨迹。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布的“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有74%是海外回国人员,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中,这一比例也达到30%左右。2006年度,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共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其中4家为华侨华人企业。
新华侨华人的创业方式也不再拘泥于“回祖(籍)国服务”。据悉,现在中国引进海外华裔各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具体方式大致有五种:一是“落户式”,即包括户口在内的一切全部由海外移回来;二是“哑铃式”,即手持国外居住“绿卡”的学者,在中国大陆与住在国之间来回飞;三是“候鸟式”,他们每年回聘请单位1~2次;四是“遥控式”,即通过电传、电子邮件等与中国大陆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既定的目标由其遥控指导工作;五是“风筝式”,即与中国大陆企事业单位保持经常联系,一旦时机成熟,回中国大陆为这些单位服务。除第一种方式属于“回祖(籍)国服务”,后四种方式皆为“为祖(籍)国服务”。
2008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调查表明,新华侨华人回祖(籍)国发展一般采取“两栖创业”发展模式。投资的模式大致可分为:基于自有专利技术的自主创新模式、连接国际技术与国内市场资源的新“哑铃”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专利产品的模式、核心成员团队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模式。其中,连接国际技术与国内市场资源的新“哑铃”模式是最主要的发展模式。
报告还指出,华侨华人创业群体构成和创业类型等的变化,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融资难、子女教育难等“老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了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新业态发展缺乏资助等新问题,成为华侨华人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现在,大都市地方政府普遍采用市民待遇方式来解决华侨华人子女的就学问题,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就学难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供需不匹配。华侨华人子女大部分在国外长大,英文基础较好,中文基础较差,希望接受能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育。
报告建议,政府涉侨部门联合,完善一门式服务,为来工作、发展的企业和高端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帮助,包括接受委托办理注册、审批,提供工作、投资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让华侨华人明确知晓回祖(籍)国创业、工作生活的基本政策和办事路径。同时,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设电话咨询热线等方式,及时公布政策,增进侨资企业与各级政府间的沟通和了解,以科学化、人性化、透明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吸引侨资企业。
本报记者 董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