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宏观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吗?

2011年09月20日 14:4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宏观经济失衡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吗?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作为“2011夏季达沃斯”导师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成为了中外记者提问锁定的目标,而其他导师全部被“晾”在一边,直到主持人用一句玩笑话打破了局面:“不要因为中国现在有钱,他又是中国的银行行长,你们就一个劲提问他。”

  事实上,“2011夏季达沃斯”的确是在这样一种新局面下开幕——新兴经济体的财富和影响力不断增加,而发达经济体却债台高筑。

  重新审视世界治理结构与现有的增长模式,探索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确保“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了1500多名参会代表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2011全球风险报告》中,“宏观经济失衡”成了排名第一的全球风险集群,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失衡、货币波动、财政危机和资产价格崩溃。报告中提到,解决失衡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全球协调行动,但鉴于不同国家存在利益冲突,这种方法具有难度。

  在经济困难时期,决策者往往会越来越倾向于诉诸保护主义。“反对全球化”甚至成了一个讨论议题。

  各国能不能通力合作,也许是世界经济会不会再次陷入危机的决定性因素。

  “2009年年初,我在达沃斯论坛上曾经说过: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它也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今天,我的看法没有改变。”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9月14日的开幕致辞中说。

  谁能给世界经济带来足够的信心?怎样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中国等新兴国家如何持续实现高质量增长?

  《中国经济周刊》在“2011夏季达沃斯”现场采访多位全球政商领袖,和他们一起探讨,面对未来最关注的十个话题。

  国际

  1、化解美债、欧债危机,中国如何介入?

  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

  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达成协议对全世界都有好处,美国经济越强对世界经济越有好处。美国消费的是全世界的产品,中国也是美国强有力经济的受益者:美国的经济强劲有力,就会使美国人能够购买中国的商品,从而带动中国的就业;中国的经济(态势良好),中国人也会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和服务,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

  温家宝总理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中方多次表示愿意伸出援手继续加大对欧盟的帮助,中国仍然可以扩大对欧盟投资。中国愿意对遇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伸出援手,买一些他们的债券,不过我们更希望把债券转换为投资。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

  中国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的多元化,从购买美国债券转向实体经济的投资。这个世界不差钱,如果美国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打开,那么不仅是中国,中东的一些国家都会向美国投资,会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入。但美国也要改变一些方式,比如高速公路收费或者邮局收费等。

  但对于债券变为投资变为股权的说法,我们要广义地理解,因为美国政府其实并没有资产,我们总不能去把白宫买下来。我理解的意思是指我们新增量的部分要更多地投到美国的私营部门,比如像波音、英特尔、苹果等这样的企业中去。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如果有多余的资金,我不会购买美债,干脆继续搞投资,对于“中国更希望把债券转换为投资”,我认为不是心想事成的,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你想换股权,人家还不卖给你,能卖给你的可能是你不想要的。拿万达集团来说,我们一直是想买一家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但是谈了很多家,都是代理品牌可以,卖股权不行,所以实施起来很难,只有将来靠自己的品牌走出去。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如果能够把债务转化成投资,将支持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目前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国际化趋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步伐也逐步在加快,作为为企业服务的银行业也应该走出去。目前,商业银行在境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国家监管方面也应该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商业银行的自身管理水平也应该进一步提升。

  美银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

  温总理在演讲中提到,把债务转化为投资,就应该这么做,总是“打白条”是不行的。别让我老拿你的“白条”,能不能让我买你点资产?现在欧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