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慈善总会否认受郭美美影响 拟建大型信息公开平台

2011年09月22日 07:3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中华慈善总会举办“慈善之光——中华慈善成果展”通报会,并就近期尚德捐款门、捐赠数额下滑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中华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慈善总会捐赠额未受郭美美等事件影响,预计今年捐赠额能与去年持平。尚德集团的物资已如数捐出,“诈捐”之说不确切,尚德公司已向法院起诉爆料人罗凡华及涉嫌变卖捐赠物资的公司。目前,慈善总会正筹备建立大型信息公开平台,相关方案已上报民政部。

  -关于信息公开

  拟建大型信息公开平台

  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介绍,信息公开是每个慈善组织都要做的工作,慈善总会也将根据自身的实力、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建设。目前,慈善总会正准备改造和建设一个大型慈善捐助信息公开平台,“一旦这个平台建成,将使慈善信息公开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刘国林说,中华慈善总会是一个纯民间机构,没有一分钱的政府拨款,而建设信息平台需要大量资金,经过前期咨询,“建设一个小的网站平台需要投入资金1000万,大的网站平台大约需要花两三千万。”他说,这笔钱慈善总会目前正在想办法,“但绝不会因为缺乏资金就不做。”

  刘国林表示,关于慈善捐助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方案已经上报民政部,总会希望能争取到政府购买资金。同时,总会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寻求其他的资金支持,“平台的建设进度会根据资金筹募的情况来进行。”

  -尚德捐赠事件

  尚德公司物资如数捐出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说,2009年中华慈善总会应“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方邀请,成为大赛的支持单位。事实上该大赛已连续举办5年,尚德公司也连续多年捐赠价值千万的物品。

  正因为如此,2010年,中华慈善总会根据承办单位提供的尚德公司捐赠书、承办单位收到捐赠物资的收据以及该批物资价格证明和物资清单等,向尚德公司开具了发票(1500万元),“这符合国家规定。”范宝俊说,媒体质疑的5万元管理费也是按照国家规定收取的,“开发票在先,收取5万元管理费在后,并非如有些媒体所说的‘卖’发票。”

  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表示,由于中华慈善总会和大赛主办方——中国教育学会等都是民间组织,身份是平等的,总会只能发函要求对方彻查此事,而不能去监管制约对方,“但行政、司法肯定都会介入此事,目前此事还在调查中。”

  刘国林说,尚德集团的物资已经如数捐出,“说尚德公司诈捐不确切,也不是事实。”据了解,目前,尚德公司已向法院起诉爆料人罗凡华及涉嫌变卖捐赠物资的北京某公司。

  -关于管理费用

  一年管理费只有上千万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李本公说,由于慈善总会不同于中国红十字会,没有财政拨款,其下有40多名员工的工资、保险以及日常的正常工作、项目开展等都需要有资金来维持,“紧打紧算,一年的人头费、工作经费就将近600万。”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基金会可以从捐款中按照10%的比例来提取管理费。“很多人认为,按照10%的比例来提取管理费,中华慈善总会一年接收60亿元捐赠,提取的管理费不是一年有6亿?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李本公介绍,实际上中华慈善总会接收到的捐款基本都是按照3%来提取管理费的,一年提取的管理费仅有上千万。

  李本公说,对于捐赠物品所提取的工作经费比例,由于没有硬性规定,是由双方协商来决定,“慈善总会尽量都是把管理费降到最低。”据介绍,在尚德公司捐赠事件中,该公司捐赠了1500万元,中华慈善总会是按照千分之三的比例来收取管理费的,收取了5万元。此外,在汶川地震等大灾难发生时,中华慈善总会对接收到的捐赠物资根本不提取管理费。

  -关于捐款情况

  郭美美事件无碍今年捐款

  针对郭美美事件发生后,慈善组织接收到的社会捐赠大幅下降一事,刘国林说,近期涉及慈善风暴的一系列事件,对民众慈善捐赠热情虽有一定影响,但中华慈善总会接收到的捐赠基本没受影响,“捐赠额没有出现滑坡现象。”

  刘国林说,中华慈善总会的募捐主要是针对企业及爱心慈善家的大额捐赠,且以药品、医疗器械捐赠为主。“非大型自然灾害发生的正常捐赠中,我们接收的社会公众小额捐赠只占不到1%。”

  他同时表示,慈善组织接收到的捐赠款额并非都是年年直线上升的,大灾发生时,群众捐款非常积极,数额也较大,慈善组织接收到的捐赠可能会数十倍于平常时期。

  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例,去年全年接收到的款物捐赠达到60多个亿,今年1-8月份已接收款物捐赠近40个亿,“还有三个多月到年底,这样算下来,今年接收到的捐赠额度跟去年应该持平,甚至还有可能略超去年。”

  刘国林说,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处在摸索规律的阶段,“不能简单地用同比或环比来确定慈善指标。我不赞成给慈善定额度,它不是生产经营指标。”本报记者陈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