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对话
学而优负责人陈定方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直言:最大压力来自网络书店无序价格竞争
“我不认同这是行业内优胜劣汰”
在羊城晚报记者多番努力之下,学而优书店负责人陈定方终于答应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她认为,目前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网络书店的无序价格竞争。
羊城晚报:您认为现在整个民营实体书店行业正面临着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
陈定方:目前整个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网络书店的无序价格竞争。
羊城晚报:网上书店似乎已是无可逆转的潮流,您认为实体书店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
陈定方:实体书店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羊城晚报:有人说国内图书实体零售店正在转型升级中,未来也许只能发展成多种业务并存的模式,因为图书的利润太微薄,必须通过其他业务来补贴。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求变”已失去了书店原本的意义,不像书店了。您对此怎么看?
陈定方:实体书店转型且多种业务并存,这是必须的。至于说如此这般后“已经失去了书店原本的意义,不像书店了”,请不必对实体零售店有太多苛求。既然顾客都改变了购买行为,如何可以去苛责书店的改变?这就如同一个强奸犯,他不应该要求被强奸的人要有平常心。当你看到不少人对某软件赞叹其是“逛完书店再回家上网买书者的福音”、“很适合逛完书店回来上网买书”时,作为书店经营者也好,作为旁观者也好,该作何感想?如果这种情况下,还要书店为这样的“顾客”守节,那是不人道的,除非改变游戏规则!
羊城晚报:近年来多个城市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倒闭或停业。有读者说,应该发起保护实体书店运动,也有不少书店和学者在呼吁政府对实体书店提供帮助。您认为这些方法可以“挽救”实体书店于困境吗?还是说,这本来就是行业内优胜劣汰的过程,不需要借助外力?
陈定方: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爱护、喜欢实体书店的人还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实体书店,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前几天跟梁文道谈到书店,他用这样的方式支持实体书店:他上网店查书,然后去地面书店买,地面书店若没有,就让他们订。从这样的例子看来,书店还有坚持的理由———但或许只是为这样的顾客而开了。
其实只要愿意打开眼睛、打开心灵认真去想想,哪一家书店不同时也是图书馆?它们天天采购新书,对知识、思想、理念的传播比图书馆来得更快;它们都任由读者翻书看书,有些读者甚至在书店看一天的书后,一本不买走了,有几家书店拒绝过这样的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书店其实是政府不用花钱投入却还有税收的图书馆。如果党和政府看得到这点,花点钱补贴它们又如何?或者把它们纳的税返还给它们以让它们能够生存得好一点又如何?
我非常不认同这是行业内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几大网站几乎都是用风投的钱、上市圈来的钱,以严格说来是不正当的手法(比如某网站老板就公然喊出其图书销售部门要是三年内给他赢一分钱毛利他就开除他们。毛利是什么?理解为进销差可以吧?不能有一分钱毛利可以理解为低于进货价销售吧?而他们事实上也如此销售。这在西方一定会被起诉为不正当竞争和倾销。)以牺牲一个产业为代价来为他们赢得市场份额、来赢得眼球效应、赢得广告效果。或许单从商业模式来说无所谓对错,但从书店业的本质和文化的多元性来说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在无法、无序环境下的劣胜优汰。
黄海云、苏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