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央行存款准备金新规实施半月有余,各家银行表示压力突增手头偏紧,存款准备金技术扩大给银行带来哪些客观影响?各大银行纷纷高喊日子难过货币政策是否会因此作出调整。全球流动性依然不减,未解难题财政政策是否应该及时出手?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眼看9月份已经接近尾声,央行在本月推行的存款准备金新规定施行了20多天,政策的调控也在这个时候有了明显效果。据新华社报道:新政策让银行备感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贷紧缩,企业贷款与个人贷款难度更大。关于银行资金面的现状以及今后的调控走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来做评论。
主持人:关于央行存款准备金的新规定到现在来看实施快一个月了,最近媒体经常会出现关于银行手头紧的报道,先听一下您的观点,您认为眼下来看商业银行的资金面真的非常紧吗?如果紧的话和实施新规之前相比紧张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您怎么看?
赵锡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于以前甚至去年相比较的话,商业银行手头可动用的资金会比较偏紧一些,因为在去年和前年,我们央行实施的叫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银行来讲资金面和他可动的资金和贷款,这种规模都是比较宽松的。今年开始我们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都有所上调,同时的话对于银行信贷政策的话也有一些新的要求,还有的话就是你刚才讲到的,我们对存款准备金的规范,特别是将三项保证金存款也纳入了存款准备金的规范范畴,所以相对比以前政策基调发生了变化,当然银行会感觉到资金的紧张。
主持人:资金确实比较紧张,而且我们也经常听人说到,在商业银行中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日子是更难过,相反我们看到影子银行民间借贷越来越大,而且有人认为如果资金面实在偏紧的话,甚至预计央行在四季度可能采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手段,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您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
赵锡军:不是说是看好银行紧我们就要给他提供资金,我们货币政策的目的不是直接说要银行怎么样,更多是通过这些货币政策渠道,调节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的变化。因为前两年货币政策是适度宽松的状况,整个微观经济的扩张,它的投资规模各方面都比较快,因此导致了价格上升,流动性比较多这种局面一直存在。那么就导致今年我们看到的,无论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还是生产价格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PPI的上升更加猛烈一些,我们就会担心在某些领域里面会过热,这样就不得不采取一些稳健的政策和动用一些紧缩性的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所以这个收缩银行的这些流动性和控制它的信贷增长,使资金使用能够朝向国家政策指定的方向去应用,而不是说像去年和前年那样没有限制的来使用资金,这个是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所在,所以最终还是要看政策的目的实现了没有,才能说我实现了这个目的,可能政策力度会有所调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居民对价格上升还是有很大的感受,实际的价格上升也是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上头,我看到6、7、8三个月都是在6以上,这种情况应该说还是属于一种压力比较高的价格上升,还是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国家。
主持人:不能因为银行的流动性紧张就会放松流动性,也需要关注更多的宏观面的信息,那赵院长还有一个观点是您觉得未来央行还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因为我们看到欧美在经济危机,债务危机的阴云下,纷纷采取是释放性的方法,我国央行还会有哪些措施和手段,您怎么看?
赵锡军: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价格上升在短期内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货币政策的话可能会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宽松的状况,所以整个国际的流动性会不断的增加,维持一个相当宽松的这种政策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国际下面的一些资金会通过一些管道流到国内来,增加我们的国内的流动性,所以我们也面临一个流动性的压力,我想央行要特别关注资金流入方面会给国内带来的影响,也要同时兼顾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在这几个方面处理好关系,所以密切的观察形势变化,这是对央行来讲可能是最重要的,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安排和预案,我想是很重要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