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而今,国际金融市场再现大幅波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之忧再起。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能否再次担当“挑大梁”的重任?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专家认为,单凭中国的力量无法支撑全球经济增长,中国能为全球经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保持自身经济平稳增长。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是增强全球政策的协调性,中国应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理解。
自身稳定才是“定海神针”
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曾预计,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他预计,2012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1/3,整个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3/4。
那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力量能否解决全球问题呢?对此,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的角色非常重要,但单凭中国力量无法解决全球的问题。
张智威认为,美欧经济体债务规模非常庞大,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而中国尚无可以完全抵消全球经济衰退的能力。在投资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与2008年相比,中国在政策调整上已面临局限性,“发达国家留下的需求缺口,将很难被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填补”。
“面对欧洲和美国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会是力挽狂澜的作用。”张智威认为,中国保持8%-9%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已在帮助外部世界。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表示,寄希望于中国充当填补全球需求缺口的角色并不现实。一方面,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二次衰退,中国将调整政策来稳定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下一轮政策放松力度要小于2008年。另一方面,自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已大幅下降,即便出现二次衰退,其对中国的出口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冲击都远不及2008年。“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增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为全球经济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持自身的内需和经济平稳增长。”屈宏斌表示,这不仅对中国自身有利,也对全球经济有利。
中国应争取更多理解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中国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重重挑战呢?
屈宏斌认为,中国应立足本土,在政策上保持稳定,继续遏制通胀并关注外来冲击,避免经济硬着陆风险。而在应对外部压力方面,需认清压力中不仅包含经济成分,还包含政治成分。
“我们更需要向全球解释中国,需要更多的沟通,比如我们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对全球经济有利,哪些希望是不现实的。”屈宏斌强调,中国应增强自己的声音,及时与外界沟通,争取更多理解。
张智威认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利空间很大。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在危机中无法独善其身。如果欧洲和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将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增强政策协调性。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