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己才是欧债危机“救世主”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23日下调斯洛文尼亚主权债务评级,至此,欧元区已有7个成员国主权债务级别被降。悲观情绪正笼罩欧洲大陆,有人担心欧元区会像雷曼一样轰然倒塌。
欧洲债务危机久拖未决并日益升级的根源在于其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以及欧洲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弊端。近些年来欧洲经济极度疲弱,没有明显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无法支持欧洲国家目前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这种“低增长、高负债”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
另一个问题是,欧元区只确立了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财政政策制度。在欧元区货币联盟中,欧元汇率相对稳定,这使得欧元区成员国可以借助稳定欧元的庇护,轻易地以低利率获得长期融资,助长和掩盖了部分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松弛状况。
最值得诟病的还是高福利政策。欧洲国家长期实行高福利政策,各类福利和公共支出连年攀升,而经济却没能同步增长,高福利导致欧洲劳动力市场日益僵化,产业创新近乎停滞,各国政府只能不断举债。
想要在短期内收拾金融危机的烂摊子显然不易,欧洲人期望中国能拯救欧元于危难之中。
欧元区的稳定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若欧元区经济陷入混乱和崩溃,无论是汇市出现动荡、贸易流动发生剧烈变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此外,由于美元不断贬值,欧元保持强劲也有利于中国分散外汇储备的风险。
然而,单凭中国之力拯救欧洲是不现实的。目前,“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一共欠债4万多亿欧元,而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只有3.2万亿美元。即使中国大规模购买债券,也不足以将欧洲从债务危机中解救出来。事实上,欧洲国家也在设法应对。希腊政府21日晚宣布一系列新经济紧缩措施,这是其应对债务危机的第七份紧缩计划。不久前,意大利政府也推出了自己的经济紧缩措施。
不妙的是,本次欧债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政治危机。目前最需要的,是欧洲领导人以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抛开一己之利,表现出解决危机的政治意愿。可以说,最终能够拯救欧洲国家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广州日报/赵海建)
链接:救助欧债危机需坚持我国战略利益最大化
我国的资金和市场,是欧洲避免恶性循环的最有力的外部希望。但如果直接救助,有可能面临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重组带来的损失。大规模救助,还将不得不面对外汇储备调整引起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是否救助,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支持,还将涉及深刻的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和外交等方面的判断。
仅从救助本身而言,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旦决定救助,就需要足够的救助资金持续救助,否则容易前功尽弃。为此,应充分估量可能的资金规模,联合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形成一定的机制,共同救助。
二是需要设计必要的保护机制,区别对待。对于欧洲核心国家(如意大利等)可考虑直接救助。可考虑通过支持法国、德国债券市场,间接支持欧洲对外围国家的救助。在提供直接、额外贷款抵押的情况下,可考虑直接救助欧洲外围国家。
三是救助过程中,应寻求我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如在准确判断、等待债务风险彻底暴露的关键时期,讨价还价,获取所需的技术和资源等。又如,可推动IMF增资扩股,一方面通过IMF间接救助,另一方面增加我国在IMF中的影响力。也可考虑借助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进行救助,并寻求可能的利益。
四是需要综合考虑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可能的波动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债务、货币和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传递。(人民网/陈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