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欧债危机升级对中国影响几何?

2011年10月03日 10: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2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发表演讲。巴罗佐排除了希腊脱离欧元区的可能性。他明确表示,希腊“现在和将来都是欧元区成员国”。新华社记者刘绍平摄

  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 题:欧债危机升级对中国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岳瑞芳、任峰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表示,他不同意成立一个新的欧洲层面的经济主管机构来应对欧债危机。这意味着欧盟与德法领导人之前所提倡的危机解决方案发生重大分歧,欧债危机前景再添变数。

  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其对我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多位在京专家接受采访时认为,虽然欧债危机对国内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微乎其微,但因危机引发的外需压力则出现了上升趋势。鉴于希腊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未来不能排除破产甚至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对此,我国应充分做好应急预案,并重新审视宏观政策,主动应对未来欧洲经济增速放缓及流动性长期泛滥的双重影响。

  欧债危机升级 前景再添变数

  近日由于对希腊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加剧,希腊或将有序破产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法国两大银行被降级更引发市场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一系列事件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欧盟不但没能顺利解决希腊债务问题,欧债危机更传染至更多国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存在着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并发的可能性,欧元及欧盟运作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不久前,穆迪将法国兴业银行长期债券信用评级从Aa2下调至Aa3,将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长期债信评级从Aa1下调至Aa2。尽管此次下调早在预料之中,但仍在欧洲金融市场引发新的担忧。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球银行对希腊的直接风险敞口总额高达1609亿美元,欧洲国家占据其中的1301亿美元。在这其中,法国银行业作为希腊最大的债权人,对希腊民间和公共债务的风险敞口总计567亿美元。根据7月21日欧盟对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欧洲银行业对持有的希腊债券进行了大幅减计,使得市场对其盈利前景充满担忧。

  国泰君安证券策略研究员江亚琴分析,目前最坏的情况是,违约预期形成,欧洲银行出现重大损失,市场恐慌,银行挤兑风潮出现,进而导致欧洲各国流动性骤紧,如同美国当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欧洲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其影响甚至会大于当年的雷曼兄弟倒闭。因为除了德国等欧洲诸国外,美国银行也大量持有欧洲国家国债,这意味着,危机会迅速从欧洲蔓延到美国。

  巴克莱资本董事总经理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黄益平甚至认为,由于欧债危机不仅意味着欧元区成员国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同时还在向银行业信贷危机演变,因此已成为威胁全球经济复苏命运的“头号杀手”。

  但如何拯救欧债危机,欧盟国家目前仍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表示,他不同意成立一个新的欧洲层面的经济主管机构来应对欧债危机。这意味着欧盟与德法领导人之前所提倡的危机解决方案发生重大分歧,欧债危机前景再添变数。

  风险敞口微乎其微 外需压力有望上升

  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受害最深的其实是银行业。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就国内而言,由于商业银行持有欧元资产比例极小,而且多以贷款类资产为主,风险敞口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说法,目前除中国银行有折合成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欧债风险敞口外,国内其他银行几乎没有。

  采访中,中国银行国际金融所分析师边卫红也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国基本没有持有希腊国债,持有的意大利国债占意大利国债总量也仅4%,规模较小,直接损失微乎其微。她认为,相比而言,更大的是对我国外需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

  数据显示,自2010年2季度开始,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就进入了下行通道。2011年8月份,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同比持平,环比仅为-2.6%,低于2000年以来5%的平均水平。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8.5%,低于2000年以来23.9%的平均增速。

  而事实上,欧债危机的影响还不只如此。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分析,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向实体经济领域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通过贸易领域向我国传导存在时滞;另一方面,日本的灾后重建和对新兴经济体贸易的高速扩张弥补了欧洲需求萎缩留下的外需短板,因而,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目前尚未完全体现。

  可以预计,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欧元区核心国家复苏减速几成定局。诸建芳认为,我国对欧出口在总出口中的占比高达20%,根据欧元区领先指标OECD的走势及其与我国出口增速的判断,未来我国外需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